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旺湖》
《南旺湖》全文
清 / 姚鼐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一花开湖尾,千杨映绿浔。

孤霞照幽步,春风荡远阴。

鳞鳞渚云合,淼淼平湖深。

不知水影外,犹受天光㑴。

游目极东隅,颇闻岱西岑。

石楼瞰海日,礀户窥花林。

春岩滴幽窦,草木蒙清音。

云峰不可见,高原谁为寻。

时有渔帆逝,远接鸥鸟沈。

苍烟忽暝色,惆望空劳心。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南旺湖的壮丽景色与宁静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湖光山色、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巧妙融合,展现出一幅动人心魄的山水画卷。

首句“一花开湖尾”,以花开喻湖尾之景,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湖尾处的生机与美丽。接着“千杨映绿浔”一句,通过“千杨”与“绿浔”的相互映衬,展现了湖畔的繁茂与生机勃勃。

“孤霞照幽步,春风荡远阴”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孤霞与幽步、春风与远阴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同时,春风荡漾,不仅描绘了湖面的动态美,也暗示了季节的更迭与生命的活力。

“鳞鳞渚云合,淼淼平湖深”描绘了湖面上云雾缭绕、湖水深邃的画面,既展示了自然界的壮阔,也隐含着诗人对深远宇宙的遐想。

“不知水影外,犹受天光㑴”一句,通过“水影外”与“天光㑴”之间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宇宙之间联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

“游目极东隅,颇闻岱西岑”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目光投向东方的边际与西方的山峦,体现了诗人广阔的胸怀和对远方的向往。

“石楼瞰海日,礀户窥花林”描绘了湖边的建筑与自然景观,石楼与海日、礀户与花林的结合,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图景。

“春岩滴幽窦,草木蒙清音”通过春岩滴水与草木的生长,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清音仿佛是大自然的低语,引人深思。

“云峰不可见,高原谁为寻”表达了对云峰的追寻与不可得的遗憾,同时也暗示了对更高境界的追求与探索。

最后,“时有渔帆逝,远接鸥鸟沈”描绘了湖面上的渔舟与鸥鸟,它们在湖面上自由自在地活动,象征着生活的平静与自由。

“苍烟忽暝色,惆望空劳心”以苍烟与暝色的交替,渲染了一种淡淡的忧郁与期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未来的憧憬。

整首诗通过对南旺湖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价值的佳作。

作者介绍
姚鼐

姚鼐
朝代:清   字:姬传   籍贯:安徽桐城   生辰:nài)(1731~1815

姚鼐(nài)(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乾隆十五年(1750)中江南乡试,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改主事,曾任山东、湖南副主考,会试同考官。三十八年(1773)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三十九年秋借病辞官。
猜你喜欢

寿曾佥判·其一

渐报星桥铁锁开,游仙失脚下蓬莱。

一番春色归桃杏,半吐歌唇献寿杯。

(0)

杂兴·其二

梅花亦何奇,偏便幽人爱。

清寒风雪夜,一枝静相对。

(0)

酬正录直学·其二

剑冰望梅关,山川接邻壤。

前哲馀典刑,多士德心广。

曾子重而厚,朱张妙存养。

吴子粹而雅,笔耕惩卤莽。

有友五人焉,亦足共清赏。

烱然玉韫椟,持此将安往。

(0)

诗一首

大夫去作栋梁材,无复清阴覆绿苔。

惆怅月波亭上望,夜深惟见鹤归来。

(0)

题远景山水四首·其三

缭白认飞流,千峰暗不收。

何人拄寒瘦,担雨到溪头。

(0)

送人

春尽江南二月时,盈盈陌上燕差池。

游丝日暖垂千尺,不为行人系别离。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