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天长道中》
《天长道中》全文
宋 / 孔平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柔桑满野麦成川,晴色连陂雨在田。

顾影寂寥谁与语,据鞍閒暇不妨眠。

尘劳可厌非今日,老大无堪异昔年。

此去聊为上都客,行当货马觅归船。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天长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联“柔桑满野麦成川,晴色连陂雨在田”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田野的壮丽景象。柔嫩的桑叶覆盖着广阔的田野,一片片成熟的麦田如同绿色的河流,而晴朗的天空与连绵的山丘相接,雨后的田地则显得格外清新。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晴雨,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变换之美,也暗示了人生的起伏与变化。

颔联“顾影寂寥谁与语,据鞍闲暇不妨眠”则转向了诗人内心的独白。面对空旷的田野,诗人感到孤独与寂寞,似乎找不到可以倾诉的对象。然而,在这样的闲暇时刻,他选择休息,或许是在寻找心灵的宁静。这里体现了诗人对孤独的接纳与自我反思的态度。

颈联“尘劳可厌非今日,老大无堪异昔年”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思考。他认为过去的劳碌与烦恼并非今日独有,岁月的流逝让他的身体与心灵都经历了改变。这一联揭示了时间的无情与个人成长的必然性,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尾联“此去聊为上都客,行当货马觅归船”则预示了诗人的未来计划。他打算暂时离开,成为上都(可能指当时的京城或其他重要城市)的过客,并且准备卖掉马匹,寻找回家的船只。这既是对未来的规划,也可能是对某种生活状态的告别,蕴含着对自由与回归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与自我的深刻洞察,以及对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思考。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作者介绍

孔平仲
朝代:宋   字:毅父   籍贯: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   生辰:1044

孔平仲,生于庆历四年(1044),字毅父,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人,政和元年(1111)病卒,终年六十八岁。《清江三孔集》四十卷中,平仲占21卷。 
猜你喜欢

自昆城还茂俭携尊同伯龙无美见送

秋山隐隐别归桡,赖尔诸贤破寂寥。

未必林宗多似许,还应茂世兴偏饶。

行厨浣露青丝润,小榼倾霞紫珀骄。

不为野夫眠思发,乘潮还向玉龙桥。

(0)

与绳廷尉入朝邀会吴江道中作

习习吴江黄鸟风,尊前天地故人同。

谁能结袜如张尉,岂为弹冠学贡公。

仙舫暂分卿月朗,使旌偏借法星雄。

无冤自是诸贤事,没齿吾安一壑中。

(0)

练川篇四首赠朱嘉定入觐·其四

府主无何我,朝贤一任疏。

此行仍上考,圣帝必亲除。

具以春秋对,毋烦城旦书。

练川多诘曲,直恐未君如。

(0)

封詹事王公葬词四章·其二

送车倾海峤,上冢尽公卿。

风递苏耽哭,天回子晋笙。

刍灵俱气象,槐荫转峥嵘。

更是沙堤就,如龙傍夜城。

(0)

杂言十章·其四

失计从人笑,迂儒敢自夸。

低头向学地,节腹慕贫家。

黑业根犹在,玄关路转赊。

差强在火宅,觅地种莲花。

(0)

萧使君有惠政于吾州别十有六年矣今以请碑文见过为赋三章志别君宦薄然五世同居近有义门之旌故末章及之·其二

伊昔求羊径,曾为半刺除。

只今罗雀巷,重枉故人车。

舌在牙从少,官贫气自舒。

旗亭父老在,杯酒莫教虚。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