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级亲登灵鹫峰,和南月相仰真容。
云标楼阁丹青焕,雪霁林峦雾霭浓。
七日现身传古迹,五年来礼续前踪。
传言回跸行营近,风度泠泠隔嶂钟。
拾级亲登灵鹫峰,和南月相仰真容。
云标楼阁丹青焕,雪霁林峦雾霭浓。
七日现身传古迹,五年来礼续前踪。
传言回跸行营近,风度泠泠隔嶂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亲自攀登灵鹫峰,仰望菩萨真容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云雾缭绕的楼阁与雪后山峦的雾霭,以及七日现身的古迹与五年来的礼敬延续。最后,诗人以传言回跸、风度泠泠隔嶂钟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庄严而神秘的氛围。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蕴含了对宗教信仰的虔诚与敬畏之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视角。
南洛师臣契,东岩王佐居。
幽情遗绂冕,宸眷属樵渔。
制下峒山跸,恩回灞水舆。
松门驻旌盖,薜幄引簪裾。
石磴平黄陆,烟楼半紫虚。
云霞仙路近,琴酒俗尘疏。
乔木千龄外,悬泉百丈馀。
崖深经鍊药,穴古旧藏书。
树宿抟风鸟,池潜纵壑鱼。
宁知天子贵,尚忆武侯庐。
朝作青云士,暮为玄夜人。
风灯无定度,露薤亦逡巡。
乘马惊新冢,书帷摆旧尘。
秪应从此去,何处福生民。
昔陪天上三清客,今作端州万里人。
湘浦更闻猿夜啸,断肠无泪可沾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