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女清吟压郢楼。楼前风转柳花球。
学成舞态却多羞。
半落琼瑶天又惜,稍侵桃李蝶应愁。
酒家先当翠云裘。
谢女清吟压郢楼。楼前风转柳花球。
学成舞态却多羞。
半落琼瑶天又惜,稍侵桃李蝶应愁。
酒家先当翠云裘。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毛滂创作的《浣溪沙·其三》中的片段。诗中通过谢女清吟的场景,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夜风光图。
“谢女清吟压郢楼”一句,设置了诗歌的情境,谢女在高楼上清脆地吟唱,声音如同轻柔的风,可以压倒郢城楼阁的壮丽。这里的“郢楼”是古代建筑的一种,常用来形容其宏伟。
接着,“楼前风转柳花球”一句,描写了春夜里微风中飘扬着柳絮,如同会聚成球状,这不仅形象生动,而且给人以轻盈柔和之感。
“学成舞态却多羞”一句,则透露出谢女虽然舞技已成,但在这清新脱俗的夜晚,仍旧感到羞涩。这里的“舞态”指的是谢女已经练就的舞蹈姿势,“却多羞”则是表现了她内心的矛盾与微妙情感。
下一句“半落琼瑶天又惜”,诗人通过对夜空中星辰的描写,传达出一种珍惜之情。琼瑶指的是璀璨的星辰,“半落”则是说它们即将隐没在晨曦之中。这里的“天又惜”表明诗人对于这美好夜晚的不舍。
“稍侵桃李蝶应愁”一句,通过对春日里桃李花开、蝴蝶飞舞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这里的“稍侵”指的是春光渐渐照耀在桃李之上,而“蝶应愁”则是说蝴蝶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的忧愁。
最后,“酒家先当翠云裘”一句,通过谢女优先选择酒家作为避寒的场所,并以翠云比喻温暖的衣裳,展现了她对温暖与避风的渴望。这里的“酒家”是指温暖舒适的地方,“翠云裘”则形容那里的温馨如同春日的翠绿云朵。
整体来看,这段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谢女清吟与夜晚风光的对比,以及她内心的微妙情感变化,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审美趣味和情感表达。
世人作肥字,正如论馒头。
厚皮虽然佳,俗物已可羞。
字法叹中绝,今将五十秋。
近日稍稍贵,追踪慕前流。
曾未三数人,得与古昔俦。
古人皆能书,独其贤者留。
后世不推此,但务于书求。
不知前日工,随纸泯已休。
颜书苟不佳,世岂不宝收。
设如杨凝式,言且直节修。
又若李廷中,清慎实罕侔。
乃知爱其书,兼取为人优。
岂书能存久,贤哲人焉廋。
非贤必能此,惟贤乃为尤。
其馀皆泯泯,死去同马牛。
大尹欧阳公,昨日喜疾瘳。
信笔写此语,谓可忘病忧。
黄昏走小校,寄我东郭陬。
缀之辄成篇,联以助吟讴。
清晨下长淮,忽值秋风恶。
渺瀰云雾昏,掀合鱼龙作。
方惊白浪高,又以寒潮落。
远渚时出没,轻舟自前却。
将投古戍迷,偶得孤港泊。
下缆寄芦林,寻村步芒屩。
傥有白醪沽,聊为野田酌。
茆屋何飕飕,瓦罂空索索。
却持杖头归,相顾还寂寞。
一夕不能眠,孤吟当狂药。
远目不高不可极,朱楼要与浮云齐。
江流万古平泱莽,山雨一过寒凄迷。
贾客樯下望吹笛,渔郎浦前看断霓。
佽飞射蛟水花伏,高士种柳烟条低。
群雁有时至自北,洪潮到此不更西。
君家隐侯有八咏,风雅未尽留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