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径馀榛路,穹碑剥藓痕。
空廊僧不住,邻媪为开门。
曲径馀榛路,穹碑剥藓痕。
空廊僧不住,邻媪为开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荒凉的寺庙景象。"曲径馀榛路"写出了小路蜿蜒,路边杂草丛生,显示出寺庙地处偏僻,人迹罕至。"穹碑剥藓痕"则进一步描绘了古碑上的苔藓痕迹,暗示着岁月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
"空廊僧不住"表达了寺庙中的僧侣可能已经离去,空荡的长廊显得寂寥无人。最后一句"邻媪为开门"则出人意料,邻居老妇主动前来开门,这可能是对访客的欢迎,也暗示了寺庙与周边社区仍有联系,生活气息并未完全消散。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宝印寺的环境和氛围,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透露出一丝人间烟火气。杨慎的诗才在这样的细节描写中得到了体现。
建章宫殿紫云飘,春漏迟迟下绛霄。
绮陌暖风嘶去马,粉廊初日照趋朝。
花经宿雨香难拾,莺在豪家语更娇。
秦楚年年有离别,扬鞭挥袖灞陵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