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霭浑无色,凌虚绛雪横。
空山寒雾集,茅屋冻鸡鸣。
海窄银花合,天高玉柱清。
丹崖缥缈外,素影傍人行。
翠霭浑无色,凌虚绛雪横。
空山寒雾集,茅屋冻鸡鸣。
海窄银花合,天高玉柱清。
丹崖缥缈外,素影傍人行。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雪景中的宁静与纯净之美。首联“翠霭浑无色,凌虚绛雪横”以“翠霭”起笔,暗示了原本色彩斑斓的景象在大雪覆盖下变得一片洁白,只有远处的绛雪横空而过,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空山寒雾集,茅屋冻鸡鸣”两句,通过“空山”、“寒雾”和“冻鸡鸣”的细节,进一步渲染了冬日清晨的静谧与寒冷,同时也透露出一丝生机与活力。
“海窄银花合,天高玉柱清”则将视线从地面转向天空,银白色的雪花仿佛汇聚成一片海洋,与高远清澈的蓝天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最后,“丹崖缥缈外,素影傍人行”以“丹崖”作为背景,与“素影”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同时“傍人行”三字又赋予画面以动态感,让人仿佛能感受到诗人漫步于雪景之中,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清冷而又不失生机的冬日风光,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赞叹和感悟。
天险不可梯,白石不受鞭。
空疑幻人试幻术,神输鬼运来尘寰。
跻涛驾浪径空阔,盘结钩锁金联环。
又疑东海跃出万丈白玉虬,挟风噀雨飞上天。
天高九万不得上,翻身飞堕长江边。
苍云半湿琼瑶冷,弱水不隔蓬莱境。
两岸遥分白月光,中流压破青天影。
江吞湖吐水势雄,南极地缺栖鱼龙。
桥成壮观夺天巧,却笑造化无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