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拂昆城涨,暮瞩海虞孤。
日照帘旌里,萧条粉墨图。
朝拂昆城涨,暮瞩海虞孤。
日照帘旌里,萧条粉墨图。
这首元代诗人陆仁的《湖光山色楼》描绘了一幅晨昏交替间,湖光山色与城市景致交织的生动画面。
“朝拂昆城涨,暮瞩海虞孤。” 开篇以“朝”、“暮”二字点明时间变化,通过“拂”和“瞩”两个动词,形象地展现了清晨阳光轻拂昆城水面,夜晚则凝视着海虞孤影的景象。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涨”与“孤”形成鲜明对比,既突出了湖面的广阔与宁静,也暗示了环境的孤独与寂寥。
“日照帘旌里,萧条粉墨图。” 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日光下的景象。阳光照耀在帘幕与旗帜上,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明亮而富有生机。然而,“萧条”一词又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冷清与寂寥,仿佛是在繁华背后隐藏着的孤独与沉思。这里的“粉墨图”可能指的是画中之景,或是对眼前景象的一种艺术化表达,强调了画面的美感与意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细腻的描绘,以及对时间、空间变化的巧妙安排,营造出一种既壮阔又略带忧郁的情感氛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和深刻思考。
山人赠尔藤一枝,怪形偃蹇如蛟螭。
平生丘壑我所爱,魑魅惊走安敢窥。
梓潼当年赠桃竹,书阁照夜然青藜。
吁嗟古人迹已远,能无此物相扶持。
赵州八十始行脚,芒鞋健步双庞眉。
登山涉水览幽胜,意倦未必忘归期。
旧传化龙不复见,能解虎斗安足奇。
吾师履行极平坦,世人方寸生九疑。
云山住处本禅寂,猿鸟为伴真相知。
大千由来在脚底,要探理窟穷玄机。
鼓枻还从甬东去,出门一笑孤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