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琢磨之,古文缪篆精且奇。
不一其人亦异时,何来荟萃珍无遗。
如入五都纷陆离,纽检错见龟坛螭。
切牙铸金徒尔为,印统漫惜差毫釐。
刻舟求剑达者嗤,一再考玩有所思,抑埴者谁葆者谁。
他山之石琢磨之,古文缪篆精且奇。
不一其人亦异时,何来荟萃珍无遗。
如入五都纷陆离,纽检错见龟坛螭。
切牙铸金徒尔为,印统漫惜差毫釐。
刻舟求剑达者嗤,一再考玩有所思,抑埴者谁葆者谁。
这首诗《汉玉图章歌》由清朝的乾隆皇帝弘历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古代印章的精美与复杂性。诗中以“他山之石琢磨之”开篇,形象地描述了制作印章的过程,强调了材料的选择与工艺的精细。接着,“古文缪篆精且奇”点明了印章文字的独特性和艺术价值。
“不一其人亦异时,何来荟萃珍无遗”两句,表达了印章种类繁多,风格各异,汇聚了不同时间与不同匠人的智慧和技艺。接下来,“如入五都纷陆离,纽检错见龟坛螭”则将印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比作繁华的都市景象,生动地展现了印章上各种图案的丰富与精致。
“切牙铸金徒尔为,印统漫惜差毫釐”两句,通过对比,指出虽然铸造印章需要耗费大量心血和技艺,但最终成品的细微差异也可能导致价值上的巨大差别。这种对细节的重视,体现了古代工匠对作品品质的极致追求。
最后,“刻舟求剑达者嗤,一再考玩有所思,抑埴者谁葆者谁”以“刻舟求剑”的典故,讽刺了那些在小事上过分计较的人,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印章背后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的深思。整首诗不仅赞美了古代印章的工艺之美,也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刻思考和尊重。
霜华如雪。更几阵西风,一钩新月。
半臂双翅,转过小廊步屧。
秋千架外清芬馥,但只见、青枝碧叶。
多应天上吴■,斧后飘来金屑。待卜取、檀奴慧业。
却纤纤玉笋,高枝都折。留伴妆台,准当泥金小帖。
蟾宫况有登科记,望玉宇、仰高自切。
算来只有,杜翁佳句,供人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