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桂枝香.折桂》
《桂枝香.折桂》全文
清 / 饶芝祥   形式: 词

霜华如雪。更几阵西风,一钩新月。

半臂双翅,转过小廊步屧。

秋千架外清芬馥,但只见、青枝碧叶。

多应天上吴■,斧后飘来金屑。待卜取、檀奴慧业。

却纤纤玉笋,高枝都折。留伴妆台,准当泥金小帖。

蟾宫况有登科记,望玉宇、仰高自切。

算来只有,杜翁佳句,供人閒说。

(0)
鉴赏

这首词以“桂枝香·折桂”为题,描绘了秋夜月下桂花盛开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诗意与情感。

首先,“霜华如雪”,开篇即以霜华比作雪,营造出一种清冷而纯净的氛围,为全词奠定了基调。接着,“更几阵西风,一钩新月”,通过西风和新月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宁静与凄美,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半臂双翅,转过小廊步屧”一句,运用生动的细节描绘,仿佛让人看到了一位女子轻盈地走过小径,她的动作细腻而优雅,充满了生活的气息。随后,“秋千架外清芬馥,但只见、青枝碧叶”,通过对比,强调了桂花的香气与周围环境的清新,同时,也通过“只见”二字,突出了桂花的独特与珍贵。

“多应天上吴■,斧后飘来金屑”这一句,运用神话传说,将桂花的来源与天上相联系,增添了神秘色彩,同时也表达了对桂花品质的赞美。接下来,“待卜取、檀奴慧业,却纤纤玉笋,高枝都折”,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桂花树下折枝的情景,既表现了人们对桂花的喜爱,也体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

最后,“留伴妆台,准当泥金小帖”,进一步展现了桂花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不仅美化了环境,也增添了生活的情趣。而“蟾宫况有登科记,望玉宇、仰高自切”,则借用了嫦娥奔月和科举考试的典故,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算来只有,杜翁佳句,供人閒说”,以杜甫的诗句作为结尾,既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也是对古人智慧的致敬,强调了诗词在传承文化、表达情感方面的重要作用。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桂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哲理,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饶芝祥

饶芝祥
朝代:清   号:占斋   籍贯:江西南城县   生辰:1861一1912

饶芝祥 (1861一1912) 字符九,号占斋,江西南城县人。光绪十一年(1885) 贡生,不久中举人,十五年考授内阁中书。二十年成进士,选授编修。二十六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芝祥随光绪帝和慈禧太后逃至西安。宣统三年(1911) 四川爆发保路风潮,芝祥上疏请撤总督赵尔丰,但未被采纳,后调任贵州铜仁知府。赴任途中,辛亥革命爆发。次年,抑郁病逝于南昌。
猜你喜欢

冷泉亭观猿

灵隐寺外冷泉亭,萝风吹日昼冥冥。

猿啼一声松子落,无数白云生翠屏。

(0)

橙川四咏·其一橙峰晚云

壮观橙川第一峰,寻常云气接飞龙。

玉漦流地春无尽,翠髻撑天晓更重。

几度采芝身缥缈,连朝拄笏兴从容。

虽然不作他山雨,灵物何曾有定踪。

(0)

金陵与诸生玩月时得告

几年客里中秋月,不似今宵分外明。

出海得无行路苦,照人偏有故乡情。

琼楼玉宇高千尺,翠杓金尊下五更。

来岁倚阑欢赏处,柳村回首忆诸生。

(0)

送王文玉归台

八年东郡无诗句,十日西风罢酒尊。

俗客若来空满眼,可人相别易销魂。

霞光照树丹丘近,蜃气成楼碧海昏。

想见还乡有馀乐,几时书扎到衡门。

(0)

送陈教授之天台

天台山色引归袍,行李休辞道路劳。

霞彩正于文庙近,琼台争似冷官高。

诸生问字携红酒,座客分题咏碧桃。

我亦当年惯游者,隔江东望水滔滔。

(0)

送永嘉葛令归燕

人人尽说丹砂令,三载容成德化宽。

但识弦歌能变俗,岂因松菊便辞官。

扁舟落日孤城远,二月黄河春水寒。

从此去天才尺五,故乡风物是长安。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