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华如雪。更几阵西风,一钩新月。
半臂双翅,转过小廊步屧。
秋千架外清芬馥,但只见、青枝碧叶。
多应天上吴■,斧后飘来金屑。待卜取、檀奴慧业。
却纤纤玉笋,高枝都折。留伴妆台,准当泥金小帖。
蟾宫况有登科记,望玉宇、仰高自切。
算来只有,杜翁佳句,供人閒说。
霜华如雪。更几阵西风,一钩新月。
半臂双翅,转过小廊步屧。
秋千架外清芬馥,但只见、青枝碧叶。
多应天上吴■,斧后飘来金屑。待卜取、檀奴慧业。
却纤纤玉笋,高枝都折。留伴妆台,准当泥金小帖。
蟾宫况有登科记,望玉宇、仰高自切。
算来只有,杜翁佳句,供人閒说。
这首词以“桂枝香·折桂”为题,描绘了秋夜月下桂花盛开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诗意与情感。
首先,“霜华如雪”,开篇即以霜华比作雪,营造出一种清冷而纯净的氛围,为全词奠定了基调。接着,“更几阵西风,一钩新月”,通过西风和新月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宁静与凄美,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半臂双翅,转过小廊步屧”一句,运用生动的细节描绘,仿佛让人看到了一位女子轻盈地走过小径,她的动作细腻而优雅,充满了生活的气息。随后,“秋千架外清芬馥,但只见、青枝碧叶”,通过对比,强调了桂花的香气与周围环境的清新,同时,也通过“只见”二字,突出了桂花的独特与珍贵。
“多应天上吴■,斧后飘来金屑”这一句,运用神话传说,将桂花的来源与天上相联系,增添了神秘色彩,同时也表达了对桂花品质的赞美。接下来,“待卜取、檀奴慧业,却纤纤玉笋,高枝都折”,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桂花树下折枝的情景,既表现了人们对桂花的喜爱,也体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
最后,“留伴妆台,准当泥金小帖”,进一步展现了桂花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不仅美化了环境,也增添了生活的情趣。而“蟾宫况有登科记,望玉宇、仰高自切”,则借用了嫦娥奔月和科举考试的典故,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算来只有,杜翁佳句,供人閒说”,以杜甫的诗句作为结尾,既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也是对古人智慧的致敬,强调了诗词在传承文化、表达情感方面的重要作用。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桂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哲理,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