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卷漫穷年,天梯欲上难。
闾阎听小子,竞欲裂儒冠。
黄卷漫穷年,天梯欲上难。
闾阎听小子,竞欲裂儒冠。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文人洪适在八月下旬,面对邸报时内心的复杂情感与社会现象的观察。"黄卷漫穷年,天梯欲上难",以“黄卷”象征书籍,暗示文人终年埋头苦读,追求学问与功名,却感叹攀登仕途之路的艰难。"天梯欲上难",形象地表达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以及文人士子对仕途不易的感慨。
接下来的两句"闾阎听小子,竞欲裂儒冠",揭示了社会风气的变化。"闾阎"指的是民间,"小子"可能指年轻人或平民百姓。这两句描述了社会上年轻人或普通民众对传统儒家教育的不满情绪,甚至出现了想要撕毁儒家服饰(儒冠)的现象,反映出对正统文化教育的质疑和反抗。这不仅反映了个人对知识获取途径的不满,也触及了社会变革与传统价值观念冲突的主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宋代社会中个体与集体、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以及传统文化在社会变迁中的挣扎与挑战。
积思久滞淫,兴言恣攀陟。
奇峰亘四百,面面俱可识。
上有飞云峰,远接扶桑色。
迤逦瑶台石,烟霞随杖舄。
群仙宁尽纪,丹灶犹可觅。
家由葛令移,松是秦时植。
仰首接飞鸢,摩崖多籀刻。
朱草希黄落,仙禽无倦翼。
步入梅花村,美酿分玄碧。
可以醉游人,若为驱肉食。
小隐吾敢捐,漫向高山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