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庙潇湘尾,微茫接洞庭。
美人云荡漾,帝子水精灵。
髻作君山小,衣留兰叶馨。
微闻抚瑶瑟,声在数峰青。
古庙潇湘尾,微茫接洞庭。
美人云荡漾,帝子水精灵。
髻作君山小,衣留兰叶馨。
微闻抚瑶瑟,声在数峰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庙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丽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古庙置于潇湘之尾,与洞庭湖相连,营造出一种幽静深远的氛围。通过“美人云荡漾,帝子水精灵”这样的比喻,赋予了庙宇和自然景观以生动的人格化形象,使得整个场景更加富有诗意。
“髻作君山小,衣留兰叶馨”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君山比作古庙的发髻,兰叶的香气则象征着庙宇中所蕴含的神圣与清幽。这种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古庙的地理位置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也暗示了庙宇内可能存在的神秘与庄严。
最后,“微闻抚瑶瑟,声在数峰青”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韵律的画面。仿佛在遥远的山峰之间,传来瑶瑟的轻柔琴声,这声音穿越了青山翠谷,给读者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古庙及其周围自然景色的深深喜爱与赞美之情。
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
徵骑屯广武,分兵救朔方。
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
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
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
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
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
马毛缩如猬,角弓不可张。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