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风光半,三边戍不还。
年华妾自惜,杨柳为君攀。
落絮萦衫袖,垂条拂髻鬟。
那堪音信断,流涕望阳关。
二月风光半,三边戍不还。
年华妾自惜,杨柳为君攀。
落絮萦衫袖,垂条拂髻鬟。
那堪音信断,流涕望阳关。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二月时节,对远方戍边的丈夫充满思念之情。"二月风光半,三边戍不还"表达了季节的转换和丈夫依旧未归的孤独感。"年华妾自惜,杨柳为君攀"则透露出女子珍视自己的青春,同时通过折取杨柳来寄托对远方人的思念之情。
"落絮萦衫袖,垂条拂髻鬟"这一句不仅描写了杨柳的姿态,更通过细腻的动作传达了女子细致入微的情感。最后两句"那堪音信断,流涕望阳关"则表达了女子对远方音信的渴望与失望,以及面对着阳关(古代边塞的一个地名)时所流下的泪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世界。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感情与大自然相结合,使得这份思念之情显得更加深远和凄凉。
使君昔日抚疲赢,曾奏囊封有直词。
一卧家山今白首,重来犹拥旧旌旗。
端溪清冥几千尺,玄潭喷云嘘紫石,层空飞溜泻珠玑,太古阴崖摧霹雳。
剪栽岩屏作风字,琢磨水镜成月魄。
似闻松上飕飕声,一洗尘埃倾七泽。
先生每思穷禹穴,东叱天吴挂帆席。
山祗水若献幽宝,赠我不啻千金璧。
玉堂金井汲寒泉,坐视青天浸虚碧。
岂知来从海峤外,鸟道穿云下绝壁。
嗟我本是山中人,惭无词藻对卿客。
乡人子云思奇苦,终老汉庭长执戟。
至今旧宅有墨宝,何怪著叔玄尚白。
行当提携返敝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