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爱朝曦好,吾怜夕照斜。
听桡归晚渡,看鸟篆睛沙。
啸发悲高叶,杯空落断霞。
醉衔三尺舞,直欲挽天槎。
共爱朝曦好,吾怜夕照斜。
听桡归晚渡,看鸟篆睛沙。
啸发悲高叶,杯空落断霞。
醉衔三尺舞,直欲挽天槎。
这首诗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分的宜曛洞景色,充满了浓厚的自然之美与诗人的情感流露。
首联“共爱朝曦好,吾怜夕照斜”以对比手法开篇,表达了对晨曦和夕阳两种不同美景的喜爱之情。朝曦象征着新生与希望,而夕阳则蕴含着温柔与沉思,两者各有千秋,诗人对此深感喜爱。
颔联“听桡归晚渡,看鸟篆睛沙”进一步描绘了黄昏时分的动态画面。诗人倾听划桨声,仿佛能感受到船只缓缓归来的情景;同时,他观察到飞鸟在晴朗沙滩上留下痕迹,这一静一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幅和谐的自然图景。
颈联“啸发悲高叶,杯空落断霞”则转而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慨。随着高树落叶的飘零,诗人不禁发出悲叹之声;而酒杯空置之时,却恰逢夕阳余晖如断霞般落下,这一景象更添了几分凄美与孤独之感。
尾联“醉衔三尺舞,直欲挽天槎”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复杂心情。在醉意中,他似乎能与天地间的事物共舞,甚至想要抓住那遥不可及的天边之物,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宜曛洞黄昏时刻的美丽景色,并融入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体验,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以及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切感悟和追求。
渊明遇佳趣,欲辩每忘言。
道安对胜士,高论矜弥天。
斯人已往不可得,悠悠俗驾徒争先。
梦尸梦秽了不悟,甯论掷足与裸颠。
虽知香臭在得丧,一朝十获岁九迁。
谁能休沐过僧语,聊问我林仍我泉。
贤哉令尹得此趣,颇厌世味如荤羶。
学人荐取妙香句,莫学大珠空饭眠。
宅侧造猪栏,正坐贪秽免。
巷中堆马粪,而以清贵显。
二事大不侔,其眼乃能辩。
吾徒与衲子,相去夫何远。
只恐无鼻孔,当知係所践。
勿谓一瓣香,便解生一善。
居心苟不净,探洗谩卢扁。
要令登此堂,摩诘失其□。
深入不二门,诸臭雪见睍。
湛然方寸间,众妙来烟篆。
香销本无事,风静云回卷。
当年杜陵老,所造宜不浅。
夜宿赞公房,习气元未殄。
沉忧觉清梦,岂念世路蹇。
猪栏马粪辈,皆预公卿选。
泥涂布渠巷,欲往伤吾跣。
所以闻妙香,慨叹独辗转。
此香为谁来,知落处者鲜。
何如被蒙头,熟寐一觉遣。
《和史经》【宋·孙邦】渊明遇佳趣,欲辩每忘言。道安对胜士,高论矜弥天。斯人已往不可得,悠悠俗驾徒争先。梦尸梦秽了不悟,甯论掷足与裸颠。虽知香臭在得丧,一朝十获岁九迁。谁能休沐过僧语,聊问我林仍我泉。贤哉令尹得此趣,颇厌世味如荤羶。学人荐取妙香句,莫学大珠空饭眠。宅侧造猪栏,正坐贪秽免。巷中堆马粪,而以清贵显。二事大不侔,其眼乃能辩。吾徒与衲子,相去夫何远。只恐无鼻孔,当知係所践。勿谓一瓣香,便解生一善。居心苟不净,探洗谩卢扁。要令登此堂,摩诘失其□。深入不二门,诸臭雪见睍。湛然方寸间,众妙来烟篆。香销本无事,风静云回卷。当年杜陵老,所造宜不浅。夜宿赞公房,习气元未殄。沉忧觉清梦,岂念世路蹇。猪栏马粪辈,皆预公卿选。泥涂布渠巷,欲往伤吾跣。所以闻妙香,慨叹独辗转。此香为谁来,知落处者鲜。何如被蒙头,熟寐一觉遣。
https://shici.929r.com/shici/Kw8lhg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