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邑浩穰,民物富盛。主以灵祇,昭乃丕应。
玉帛牲牷,鼓钟筦磬。祗荐攸歆,归于至静。
都邑浩穰,民物富盛。主以灵祇,昭乃丕应。
玉帛牲牷,鼓钟筦磬。祗荐攸歆,归于至静。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祭祀仪式的庄重与神圣。"都邑浩穰,民物富盛",开篇即展现了繁华的都市景象和丰富的社会生活,预示着祭祀活动的重要性和民众对神祇的敬畏之心。"主以灵祇,昭乃丕应",点明了主祭者与神灵之间的联系,以及神灵对国家大事的应允与庇佑。
接下来的"玉帛牲牷,鼓钟筦磬",描述了祭祀时使用的祭品和音乐,这些元素共同营造出一种肃穆而庄严的氛围。"祗荐攸歆,归于至静",表达了祭品被神灵接受,并最终达到内心的宁静状态,暗示了祭祀的目的在于寻求心灵的和谐与安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祭祀活动中的人文精神与宗教信仰,体现了人们对自然与神灵的敬畏之情,以及在复杂社会生活中寻求内心平静的愿望。
文藻王褒手,年华贾谊才。
秘书天禄阁,骢马绣衣台。
自许溟鲲化,终成市虎猜。
节旄频奉使,松菊早归来。
门雀无劳问,巴猿益可哀。
大江流浩荡,勾曲耸崔嵬。
秦岭重逢雪,扬州更咏梅。
性灵陶万象,魂梦绕三台。
鵩鸟悲斜日,昆池起劫灰。
平生山岳动,身后简编开。
骏骨千金价,天章五色裁。
长抛绿野地,高卧白云隈。
挂剑人终到,生刍首重回。
传家今有子,他日兆三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