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风一接梦魂清,夜久流泉渐有声。
落叶飘萧如逐客,疏钟咫尺是寒城。
身依豺虎因多难,地入鱼羊为少兵。
古道呼銮人不到,青燐相照到天明。
松风一接梦魂清,夜久流泉渐有声。
落叶飘萧如逐客,疏钟咫尺是寒城。
身依豺虎因多难,地入鱼羊为少兵。
古道呼銮人不到,青燐相照到天明。
此诗《夜宿广州北郊作》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描绘了夜晚在远离尘嚣的广州北郊静谧宿处的所见所感。
首句“松风一接梦魂清”,以松风的轻拂,暗示了环境的宁静与心境的清明,仿佛梦境般纯净。次句“夜久流泉渐有声”,随着夜色的深沉,远处泉水的声音逐渐清晰起来,增添了夜晚的生动与神秘感。
“落叶飘萧如逐客”一句,通过落叶随风飘散,比喻诗人自己如同被放逐的旅人,表达了漂泊无依的孤独感。“疏钟咫尺是寒城”则以远处稀疏的钟声,勾勒出边远小镇的冷清与寂静,进一步强化了孤独与寂寞的情绪。
“身依豺虎因多难,地入鱼羊为少兵”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自身处境比作身处险恶之地,暗示了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与向往。
最后,“古道呼銮人不到,青燐相照到天明”描绘了一幅在荒凉古道上,只有青燐相伴,直到天明的情景,既表现了诗人孤独的旅程,也寓意着对未来的期待与坚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面对动荡时局的孤独与坚韧,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百丈挽孤舟,譬诸御劲敌。
黄头运长篙,森然列矛戟。
伐鼓以为节,进止有成画。
喧呼殷雷霆,鱼龙应辟易。
草间觅微路,蜿蜒入山脊。
蜀儿夸身手,攀缘类蜥蜴。
乘风张素帆,眩目失青壁。
蒙茸岩际花,斑驳沙边石。
小市闻鱼腥,近郊留虎迹。
夷陵楚西门,历年困兵革。
黄牛未百里,江流疾如射。
云岑莽亏蔽,波涛相委积。
芜没明妃村,苍凉屈原宅。
景物足留连,畏此简书迫。
浩歌对鸥鸟,俯仰悲行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