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刈稻·其四》
《刈稻·其四》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沙田一望尽黄云,击鼓看禾海上闻。

穫稻舟如凫雁合,捕鱼人向水烟分。

烧盐处处因禾秆,射弩朝朝及鳖裙。

生钓河豚还大得,为渔吾亦胜为君。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末清初时期南方农村的农事生活景象,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

首句“沙田一望尽黄云”,以广阔的沙田为背景,通过“黄云”这一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稻田在阳光下呈现出的金黄色,给人以丰收的预感。接着,“击鼓看禾海上闻”一句,巧妙地运用了“海”这一比喻,将稻田比作海洋,而“击鼓”则象征着农忙时节的劳作氛围,营造出一种热烈、欢快的劳动场面。

“穫稻舟如凫雁合,捕鱼人向水烟分”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农事活动的多样性和繁忙景象。稻谷收获时,船只如同鸭雁般穿梭于稻田之中,捕鱼的人则在水面忙碌,与远处的炊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

“烧盐处处因禾秆,射弩朝朝及鳖裙”两句,展示了农耕文化中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一面。农民利用稻草进行烧盐,既体现了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也反映了他们与土地紧密相连的生活方式。射弩则是农闲时的一种娱乐活动,与捕捉甲鱼相结合,增添了生活的趣味性。

最后,“生钓河豚还大得,为渔吾亦胜为君”表达了诗人对渔猎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河豚虽有毒,但生钓而食,体现了冒险精神和对美食的热爱;“为渔吾亦胜为君”则表达了诗人宁愿过渔猎生活,也不愿做他人的臣服者,彰显了独立自主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农事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末清初时期南方农村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既有对劳动的赞美,也有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的佳作。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韩寅仲七十有一以诗见贻次来韵赋而寿之·其五

逢人怜影弄,阅世笑机舂。

剩有烟霞想,非同桃李容。

门开垂五柳,尼去得三筇。

难老由天锡,犹闻祝华封。

(0)

宝安王幼度明府以戈船见迎为灯夕之会喜而从之得八十字并贻宝安同社诸君子·其二

客棹忽远适,江天殊放晴。

盟寻赠带好,老作踏歌行。

坐满平原客,琴鸣单父城。

烧灯十万户,应让福星明。

(0)

韩伯声后圃梅花盛开招赏冗夺不获赴诗以谢之·其一

岁腊寒仍浅,君家春最先。

临风应片片,影月想娟娟。

綵笔广平赋,冰肌姑射仙。

芳园无俗驾,不得笑巡檐。

(0)

晴望

远客春将半,天高日乍晴。

哺雏乾鹊下,游牝蹇驴鸣。

寂寂阴陵道,遥遥云梦城。

停车聊骋望,野阔莫云平。

(0)

投赠池阳太守黄恺衷亲家

投辖情偏洽,开尊语更真。

君今五马贵,我已二毛新。

男女能催老,丝缗不厌贫。

相期百年意,慎勿染风尘。

(0)

读沈司马伯含被言十二章有感用来韵却赠孤愤离怀黯然对深或可观予同社不必万人传也·其三

未及招山鬼,如何触水工。

知君鹤已放,咄彼蚁相同。

杖履双峰顶,楼台一水中。

冥冥鸿已逝,不复落虚弓。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