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角苍浪声似钟,貌如冰雪骨如松。
匣中宝剑时频吼,袖里金锤逞露风。
会饮酒时为伴侣,能行诗句便参同。
来年定赴蓬莱会,骑个生狞九色龙。
头角苍浪声似钟,貌如冰雪骨如松。
匣中宝剑时频吼,袖里金锤逞露风。
会饮酒时为伴侣,能行诗句便参同。
来年定赴蓬莱会,骑个生狞九色龙。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英雄人物的形象和气质。"头角苍浪声似钟,貌如冰雪骨如松"几句,通过对比手法,形容主人公雄健而又不失文雅之气,宛如古钟般的声音,给人以深远的感觉;相貌如同冰雪一般清澈,骨骼坚硬如松树。接着"匣中宝剑时频吼,袖里金锤逞露风"则展示了主人公武勇的一面,宝剑和金锤象征着力量与权威,仿佛即将发出的吼声和微露的风,预示着一场激战或是某种行动的即将到来。
诗中的"会饮酒时为伴侣,能行诗句便参同"表明主人公不仅武力超群,还擅长文学,有着与之匹配的文化素养和艺术才华。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饮酒作乐还是吟诗作对,都能够找到知音和伙伴。
最后两句"来年定赴蓬莱会,骑个生狞九色龙"充满了神话色彩。蓬莱山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仙境,而乘坐九色龙,更是一种超脱凡尘的描写,这里可能隐含着主人公不仅在人间有着非凡的地位,未来还将步入神仙之列。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主人公外貌、才能和未来的描述,塑造了一个集英雄气概与文艺才情于一身的完美形象。
诛茅北户结圆庐,从事风流入画图。
珠箔粉垣藏混沌,葛巾藜杖造虚无。
春闲居士天花室,昼静仙人白玉壶。
遥想吏行凫鹜散,沉烟一穗对团蒲。
鲜车百乘使龙庭,路指全燕古北平。
祖帐列仙修故事,行台诸部奏新声。
留犁挠酒知胡意,尺牍移书示汉情。
纳节便应归法从,中途已报制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