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道非邪来旷野,江涛如此去何之。
起随乌鹊初翻后,宿及牛羊欲下时。
风力渐添帆力健,橹声常杂雁声悲。
晚来又入淮南路,红树青山合有诗。
吾道非邪来旷野,江涛如此去何之。
起随乌鹊初翻后,宿及牛羊欲下时。
风力渐添帆力健,橹声常杂雁声悲。
晚来又入淮南路,红树青山合有诗。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望江道中》,描绘了诗人独自在旷野间行走,面对江涛奔流的景象。首句“吾道非邪来旷野”,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道路选择的坚定,即使身处荒野也不改初衷。次句“江涛如此去何之”,则借江水的汹涌,暗示人生的未知与旅途的艰险。
第三句“起随乌鹊初翻后”,通过乌鹊翻飞的形象,寓言自己如鸟儿般追寻方向,不畏艰难。第四句“宿及牛羊欲下时”,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色,暗示时间的推移和旅途的漫长。
第五、六句“风力渐添帆力健,橹声常杂雁声悲”,通过风帆和雁鸣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风力增强象征着前行的动力,而雁声的悲凉则可能寓示着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最后一句“晚来又入淮南路,红树青山合有诗”,傍晚时分,诗人行至淮南路,沿途的红树青山触发了他的诗兴,暗示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哲理的领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江涛、乌鹊、牛羊、风帆、雁声等意象,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心境变化,以及对人生道路的深沉思考。
秦人土木楚人火,化作飞尘向空堕。
汉武不惜柏梁灾,更起建章连馺娑。
熨斗潜移废赤符,渐台一炬无青琐。
长乐牛饮面首开,华清象舞腰支亸。
从来奢丽极荒淫,必以兵戈荡堆垛。
秦王倒海鞭山才,一宫未成三户夥。
金银珠玉锢骊山,焚林又被牧童祸。
生不得居璇宫,死不得葬蓬颗。
昔时可建百丈旗,今日惟见酒帜飘飖柳阴坐。
昔时可宴千人帐,今日惟见绣壤平铺麦浪妥。
颇讶夷陵报劫灰,但余德水流澹沱。
行人休抱牧之哀,大风乍起扬堀堁。
马塍花发春濛濛,马塍花落啼小红。
花开花落春已暮,蛮鸠义燕骄东风。
白石先生墓草死,年年寒食乌衔纸。
玉友金蕉唤不醒,玉人金缕歌谁倚。
只今水调按红牙,杜宇声声诉落花。
纵使雪麋能护惜,不知香梦入谁家。
暗泉涓涓流古洞,洞口飞云白如瓮。
我往之日云相迎,今我来思云亦送。
云非昨日云,客是去年客。
客归云不归,飞来飞去荡无迹。
客休笑云云笑人,云即是客客亦云。
百年三万六千日,问客年来年去羌何因。
去年看云云满衣,今年云冻云不飞。
千山万水岁聿莫,夕鹃啼罢朝乌啼。
山亦为云遮,水亦为云渡。
思公子兮云外路,可惜同来不同去。
指此空林片石中,与君旧坐看云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