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阿房故址》
《阿房故址》全文
清 / 唐仲冕   形式: 古风  押[哿]韵

秦人土木楚人火,化作飞尘向空堕。

汉武不惜柏梁灾,更起建章连馺娑。

熨斗潜移废赤符,渐台一炬无青琐。

长乐牛饮面首开,华清象舞腰支亸。

从来奢丽极荒淫,必以兵戈荡堆垛。

秦王倒海鞭山才,一宫未成三户夥。

金银珠玉锢骊山,焚林又被牧童祸。

生不得居璇宫,死不得葬蓬颗。

昔时可建百丈旗,今日惟见酒帜飘飖柳阴坐。

昔时可宴千人帐,今日惟见绣壤平铺麦浪妥。

颇讶夷陵报劫灰,但余德水流澹沱。

行人休抱牧之哀,大风乍起扬堀堁。

(0)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唐仲冕的《阿房故址》以秦汉兴衰为背景,通过对阿房宫的描绘,寓言了历史的兴亡和奢侈必致败亡的教训。首句“秦人土木楚人火”形象地展示了阿房宫的建造与毁灭,秦始皇的豪奢与楚人的战火交织。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汉武帝的建章宫与秦宫的对比,暗示了王朝更迭与奢华的后果。

“熨斗潜移废赤符,渐台一炬无青琐”描绘了宫殿的废弃与破败,昔日的繁华已成过眼云烟。“长乐牛饮面首开,华清象舞腰支亸”则讽刺了帝王的荒淫生活,暗示了奢靡生活的短暂和国力的衰退。

“从来奢丽极荒淫,必以兵戈荡堆垛”是诗的核心观点,指出过度的奢华必然导致国家动荡和战争。“秦王倒海鞭山才,一宫未成三户夥”进一步强调了秦始皇的雄心壮志与阿房宫未能完成的悲剧。

“金银珠玉锢骊山,焚林又被牧童祸”以骊山宝藏被封存和秦始皇陵被盗掘的历史事件,揭示了财富的无常和命运的讽刺。“生不得居璇宫,死不得葬蓬颗”表达了对秦始皇命运的悲叹。

最后,诗人以“昔时可建百丈旗,今日惟见酒帜飘飖柳阴坐”和“昔时可宴千人帐,今日惟见绣壤平铺麦浪妥”对比昔日的辉煌与今日的荒凉,感慨世事变迁。结尾处“颇讶夷陵报劫灰,但余德水流澹沱”借夷陵的火灾,寓意历史的教训仍在,而“行人休抱牧之哀,大风乍起扬堀堁”则以自然景象收束,暗示历史的无情与人生的短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阿房宫为载体,寓言深刻,警世意味浓厚,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批判。

作者介绍

唐仲冕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吴长组徵诗为杜毅斋开酒禁·其二

盘石山头止酒辞,经年不到杜康祠。

于今更走东皋路,为有无功是导师。

(0)

送陈天甫督学岭西

有佛无佛安足论,悉驱僧入辟支门。

图书龙马真开辟,钟鼓爰居亦引援。

五笥安眠边教授,千年交代柳宗元。

由来岭外称烟瘴,今看春风何处温。

(0)

菊饮为友人寿

开如妙锦列如麻,小可酬他酒一车。

绝界仙无寿者相,深更天散饮人衙。

半年腐眼秋方韵,一夜颠喉晓愈哗。

不是前身陶靖节,生时那得遇黄花。

(0)

叹·其五

不似无心蚓,茹泥徒吹喷。

离骚经没字,颡叫子能言。

逐闷出牙阖,盗情输耳垣。

曈昽已激热,得致石人论。

(0)

体秋·其三

纷华日以远,战胜乃翻癯。

教世以黄老,视春犹妇姑。

凋枯非杀气,陶炼各丹炉。

不晓名场客,神形有此无。

(0)

双节篇

鸾悲只不舞,鹣比两为奇。

燕子最深阁,怀清相望碑。

孟陶贵毛里,婴杵仗须眉。

何似双婺影,桑虫夜祝时。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