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已作重阳雨,客子将回下水船。
卒岁褐裘悲破箧,丰年稌黍欠多田。
平生漫说诗书学,满眼不祛儿女煎。
颇怪渊明瓶乏粟,若为犹送酒家钱。
秋风已作重阳雨,客子将回下水船。
卒岁褐裘悲破箧,丰年稌黍欠多田。
平生漫说诗书学,满眼不祛儿女煎。
颇怪渊明瓶乏粟,若为犹送酒家钱。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呈审知二首(其一)》中的第一首。诗人通过描绘秋雨连绵、重阳佳节之际的场景,表达了客居他乡的游子心境。"秋风已作重阳雨",写出了季节转换中风雨交加的凄凉,暗寓离别之感;"客子将回下水船",点出诗人即将离去,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接下来的两句"卒岁褐裘悲破箧,丰年稌黍欠多田",诗人感慨岁月艰辛,即使丰收之年,衣物破旧和田地不足仍使生活困顿,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无奈与忧虑。"平生漫说诗书学,满眼不祛儿女煎",诗人自嘲一生研读诗书却未能改变现实,眼前儿女嗷嗷待哺的景象更让他深感压力。
最后两句"颇怪渊明瓶乏粟,若为犹送酒家钱",诗人借用陶渊明典故,表达对自身贫困的苦笑,感叹自己连陶渊明那样清贫尚能偶尔买酒的钱都没有,揭示了生活的艰难和内心的苦涩。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无奈与坚韧,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三里五里沙路平,一番两番溪雨声。
无奈春风动人处,紫荆青李满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