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夜独坐杂述八章四叠秋兴韵·其六》
《夏夜独坐杂述八章四叠秋兴韵·其六》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凄恻临邛怨白头,长门徒解汉宫秋。

文章鲜济江河溺,歌舞难分士卒愁。

万里风霜韩愈马,一身天地杜陵鸥。

人心衮钺无私枉,肯任穷奇托禹州?

(0)
鉴赏

这首诗以凄凉的氛围开篇,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悲剧人物的深切同情。"凄恻临邛怨白头",临邛,地名,这里借指古代的悲剧人物,白头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沧桑,整句传达出一种深沉的哀怨之情。

"长门徒解汉宫秋",长门宫是汉武帝时期陈皇后被废后居住的地方,这里的“解”字用得巧妙,既指理解,也暗含了无法改变命运的无奈。整句通过对比汉宫的秋色与陈皇后的孤独,进一步强化了主题。

接下来,“文章鲜济江河溺,歌舞难分士卒愁”,这两句从正面阐述了才华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文章虽好,却难以拯救国家的危难;歌舞虽能暂时缓解士兵的愁苦,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战争带来的痛苦。这种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万里风霜韩愈马,一身天地杜陵鸥”,这两句运用典故,将个人的命运与历史人物相联系。韩愈在远行途中遭遇风霜,杜甫在杜陵(长安附近)时如鸥鸟般自由而孤独。诗人在这里借用了这两个形象,表达了自己在广阔天地间,面对艰难困苦时的孤独与坚韧。

最后,“人心衮钺无私枉,肯任穷奇托禹州?”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公正与道德的坚守。他认为,人心应该像君主治理国家一样公正无私,不能让邪恶之徒逍遥法外,更不能将希望寄托于不公的社会环境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和对现实社会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社会正义的追求。语言凝练,情感丰富,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思考价值。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奉送白翁老堂翁老先生荣归·其一

勤就燕然手重摩,功名钟鼎转嵯峨。

东山讵肯终安石,铜柱从来倚伏波。

输挽定劳黄发久,林泉忽藉碧云多。

休言昼锦春如海,袛恐蒲车只尺过。

(0)

赠大司徒毕老先生得请旋里

留计欣闻曳履声,莼鲈忽起故园情。

冰心一片风顽懦,姱节千寻动圣明。

岱岳峰高秋月朗,淄城雨过暮云横。

时清未许耽泉石,伫建三旌秉国成。

(0)

送白翁大司农先生荣归

重轸东西目为蒿,军输无奈望投醪。

司庾曲使倾储应,当宁深知仰屋劳。

历尽崎岖怜骥足,放开空阔溯鸿毛。

谁云汗漫沧洲兴,一柱依然戴六鳌。

(0)

赠大司农白阳毕老公祖得请荣归·其二

陪京汤沐重,往籍版图存。

物力惜南国,葵心映晓暾。

斗旋杓自远,茎直露犹蕃。

林壑宁长恋,蒲轮早拜恩。

(0)

喜袁嵾岚至崇适际公郎试周之会赋贺一首

仙舟初下洞庭滨,恰际瑶盘弄玉麟。

五十钟祥呈晚秀,三千行路应佳辰。

黄金斗大先摩肘,紫电霜明蚤拭茵。

他日峥嵘须记取,悬弧我作座中宾。

(0)

春日饮藻萃二男宅时新立门向口占落之·其一

生事同鸠拙,贻谋任鹊安。

地偏容膝好,天喜辟门宽。

满道酣春色,长河助笔澜。

面山名有取,紫诰矗云端。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