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辔按部朝出关,邮铃插羽夜趣还。
诏字天飞紫泥湿,一点郎星归拱北。
乡来翻动大壑鱼,致君尧舜真须臾。
金瓯未启请麾去,旋颁汉节登范车。
先生有道出洙泗,派分象山接洛水。
振铎重席阐圣传,此心之外无二理。
先生有才辈伊周,胸襟百万森戈矛。
新亭肯作楚囚泣,誓楫一念清神州。
此行岂但兰再握,讲帷欠公熙帝学。
火城照空沙堤新,堂印押班运筹幄。
絜斋墙仞世龙门,瓣香夙昔钻仰心,邑债一了即归耕。
但当拭目天上新经纶,日与渔樵击壤歌太平。
六辔按部朝出关,邮铃插羽夜趣还。
诏字天飞紫泥湿,一点郎星归拱北。
乡来翻动大壑鱼,致君尧舜真须臾。
金瓯未启请麾去,旋颁汉节登范车。
先生有道出洙泗,派分象山接洛水。
振铎重席阐圣传,此心之外无二理。
先生有才辈伊周,胸襟百万森戈矛。
新亭肯作楚囚泣,誓楫一念清神州。
此行岂但兰再握,讲帷欠公熙帝学。
火城照空沙堤新,堂印押班运筹幄。
絜斋墙仞世龙门,瓣香夙昔钻仰心,邑债一了即归耕。
但当拭目天上新经纶,日与渔樵击壤歌太平。
这首宋诗《送絜斋仓使袁都官归班》是赵汝燧所作,表达了对袁都官的赞赏和对其出仕途中的期待。首联描绘了袁都官清晨奉命出行,傍晚即刻返回的勤勉形象,"六辔按部"和"邮铃插羽"生动展现了其公务的繁忙与效率。"诏字天飞紫泥湿"一句,以天降诏书的意象,象征着朝廷的信任与使命的神圣。
"一点郎星归拱北"运用星象比喻,形容袁都官如明亮的星辰回归北方,暗示其在朝廷的重要地位。接下来的诗句赞美袁都官有如尧舜之才,决心为国效力,"致君尧舜真须臾"表达了他的抱负和决心。
"金瓯未启请麾去"意指国家重任尚未完成,袁都官请求继续前行,显示出他的责任感。"旋颁汉节登范车"则描绘了他接受新的任务,如同古代使者般威严。
诗人接着称赞袁都官的学问渊博,如洙泗学者,且有伊周般的才德,胸中藏着百万戈矛般的智慧。"新亭肯作楚囚泣"引用典故,表示袁都官不会像亡国之臣那样哭泣,而是有着坚定的报国之心。
最后,诗人祝愿袁都官此行不仅是为了个人的晋升,更是为了国家的振兴,希望他在讲学之余也能参与决策,为国家的和平繁荣贡献力量。结尾处,诗人期待看到袁都官在新的岗位上施展才华,与渔樵百姓共享太平盛世。
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饱满,既赞扬了袁都官的才能和品格,也寄寓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法,□□□□□。
□□□□□,□□□雪人。
□□□□照,□□江汉炳。
灵□□物□,生五色虎□。
□山□长□,□□□□□。
□简三□秩,满□中□□。
然囊衣度云,栈□□□与。
七贤□襁负,中□□金产。
晓莺催起。问当年秀色,为谁料理。
怅别后、屏掩吴山,便楼燕月寒,鬓蝉云委。
锦字无凭,付银烛、尽烧千纸。
对寒泓静碧,又把去鸿,往恨都洗。桃花自贪结子。
道东风有意,吹送流水。
谩记得当日、心嫁卿卿,是日暮天寒,翠袖堪倚。
扇月乘鸾,尽梦隔、婵娟千里。
到嗔人、从今不信,画檐鹊喜。
逝水日已远,愈觉别恨重。
岁月不可留,又已闻鸣蛩。
故衣馀手泽,见肘未忍缝。
遥知春去后,飞花散无纵。
游魂定何依,马蹄隔千峰。
谁与持麦饭,一洒冢上松。
凭高酹觞酒,聊以写我胸。
彭殇同所归,百岁还相逢。
但留一寸心,不愧三尺封。
乾坤本无边,我命自荆棘。
去住风涛中,生死无消息。
兹晨梦中归,真幻竟莫测。
形声各已改,老稚不我识。
一灯话清凉,喜极泪始滴。
出门动经年,还合甫浃昔。
云胡作惊鸥,又复告行役。
雨声挟离思,春晚作秋色。
暮山试回首,上有云气白。
天长眼力短,此意几悽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