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州江上水,望南浦、送将归。
想陌上儿童,尊前父老,口口能碑。
家声一琴一鹤,甚和他、琴鹤也无之。
城市貔貅昼静,泮宫芹藻春迟。
与公南北两天涯,渺再见何时。
记楼月歌残,碧云句好,尽是相思。
江南烧痕未补,倩春归、说与上天知。
早晚洪钧一转,东风先到寒枝。
鹭州江上水,望南浦、送将归。
想陌上儿童,尊前父老,口口能碑。
家声一琴一鹤,甚和他、琴鹤也无之。
城市貔貅昼静,泮宫芹藻春迟。
与公南北两天涯,渺再见何时。
记楼月歌残,碧云句好,尽是相思。
江南烧痕未补,倩春归、说与上天知。
早晚洪钧一转,东风先到寒枝。
这首宋末元初赵文的《木兰花慢·送赵按察归洪州》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词,表达了对友人赵按察离别的深深感慨和对未来的期盼。开篇“鹭州江上水,望南浦、送将归”,描绘了送别场景,江水悠悠,南浦远眺,寓含离别之情。
“想陌上儿童,尊前父老,口口能碑”通过想象乡亲们的口碑,赞美赵按察在当地的好名声,暗示其深受爱戴。“家声一琴一鹤”,以琴鹤为象征,表达赵按察清高品格,同时也暗示了他的归隐之意。
接下来,“城市貔貅昼静,泮宫芹藻春迟”一句,将城市的安宁与学府的寂静相对照,寄寓了对赵按察在官场之外生活的向往。“与公南北两天涯,渺再见何时”,表达了词人与友人分别后难以再见的惆怅。
“记楼月歌残,碧云句好,尽是相思”回忆起往昔共度的美好时光,词人感叹此刻只能通过诗词寄托思念。“江南烧痕未补,倩春归、说与上天知”暗指战乱后的疮痍,希望春天能带来修复与和平。
最后,“早晚洪钧一转,东风先到寒枝”以自然景象作结,寓意着赵按察的仕途会有转机,期待春风能早日吹拂到他的未来。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哲理,展现了送别词的独特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