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纷车马折花来,此俗吾乡自有梅。
不是野人新制服,年年清福为谁开。
纷纷车马折花来,此俗吾乡自有梅。
不是野人新制服,年年清福为谁开。
这首诗描绘了地方风俗与个人情感的微妙交织。伍瑞隆以“纷纷车马折花来”开篇,生动地展现了热闹非凡的场景,车马络绎不绝,人们争相采摘花朵,营造出一种节日般的欢腾气氛。然而,紧接着的“此俗吾乡自有梅”,则将话题转向了诗人的家乡特色——梅花。这里的“梅”不仅指自然界的梅花,也暗喻着诗人内心对梅花品格的向往和追求。
“不是野人新制服,年年清福为谁开。”这两句诗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通过“制服”这一形象化的表达,暗示了自己对传统习俗的尊重与坚守,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他强调,这种每年都能享受到的“清福”,并非偶然所得,而是源于内心的坚持与选择。这里的“清福”,既可理解为精神上的满足与愉悦,也可视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实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地方风俗与个人情感的和谐共存,以及在快节奏生活中寻找心灵栖息地的重要性。伍瑞隆以梅花为载体,寄托了对自然美、生活美以及内在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生活情趣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者。
则知瓠山所居,乃余向者所寓李氏居也。
次韵答之牡丹何可无言,广平曾有梅花赋。
蹉跎老矣,愁多欢少,花开人去。
黄绢飞来,分明却见,旧家风度。
是东皇,唤取玉堂仙伯,要长在、花间住。
惭愧相思千里,也看同去年崔护。
诗盟酒伴,吟看醉绕,应无重数。
寂寞江亭,青山不断,碧云将暮。
对夕阳老树,悠然北望,诵天香句。
对南山秋色,湖海气、郁峥嵘。
更落叶疏风,黄花细雨,何限诗清。
良辰醉中高兴,料殷勤、喜见故人情。
玉*云腴酿,木兰花慢新声。
归鸿远目入青冥。
相与慰飘零。
尽起舞狂歌,新愁旧恨,一笑都平。
平生事,天已许,道青云有路上蓬瀛。
随分人问富贵,不妨游戏千龄。
吟之乐,而忘其涉之劳,固群子之所尚也。
披赏之余,辄敢用清平乐韵少答雅贶,且以奉旋旆一笑云云窗月户。
水秀山奇处。
画里二三千里路。
一步哦诗一住。
诗中却也思家。
寄来满纸烟霞。
办了皇华事业,做成冷淡生涯。
我笑前人,痴绝甚、搔瓜钻李。
天壤内、神奇腐朽,有所穷已。
才见凌风霄汉上,忽看垂翅蓬蒿底。
试闲将、得失遍思量,凡经几。
无汝愧,从渠毁。
非我有,何吾喜。
但物来即应,尽心焉耳。
一榻高眠人事了,一瓢乐饮家缘理。
也何曾、直待马千蹄,童千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