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王宗豫·其一》
《寄王宗豫·其一》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江]韵

相别岁频改,相思心未降。

故家沧海国,高卧白云窗。

适趣琴三叠,随游鹤一双。

东来抱锦轴,喜见笔如杠。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所作的《寄王宗豫》其一,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相别岁频改”,开篇即点出与友人分别已久,岁月更迭,时光荏苒,表达了时间流逝中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接着“相思心未降”一句,直接抒发了内心的思念之情,即使时间改变,这份情感却未曾减弱,凸显了友情的深厚与持久。

“故家沧海国,高卧白云窗。”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友人家乡比作浩瀚的沧海,自己则在白云之下的窗户中高卧,象征着两人虽身处异地,但心灵相通,友情如同跨越大海的桥梁,不受空间限制。这种形象的描绘,既展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向往。

“适趣琴三叠,随游鹤一双。”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自己的生活状态,以弹琴和鹤为伴,表现了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情趣。这里的“三叠”可能指的是琴曲的重复演奏,而“鹤一双”则暗示着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同时也暗含了对友人的思念,因为鹤常被视为友谊和忠诚的象征。

最后,“东来抱锦轴,喜见笔如杠。”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期待友人来访的心情,想象友人携带着精美的画卷(锦轴)而来,自己则欣喜地迎接,仿佛友人的到来如同笔杆一般重要,强调了友情在诗人生活中的价值与意义。整个诗句充满了期待与喜悦,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相聚时刻的渴望。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相聚时刻的期待。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为药雨题扇二首·其一

金堂慊慊憺忘归,百姓容容无所依。

逴逴春秋愁览竟,淫淫雾雨湿征衣。

三招悔拥来丹剑,每下真成监市豨。

闻道仙人共啖粪,壶中楼观是耶非。

(0)

海上赠刘三·其二

齐梁乐府旧东平,郭解朱家侠气横。

我亦恩仇心事涌,告君多恐未分明。

(0)

谒于忠肃公祠

华互渐无界,社稷赖斯人。

惨狱同鹏举,公才过太真。

秋山落桑柘,湖水洁蘩蘋。

冒雨求祠墓,庄严拜大神。

(0)

冶秋词十四首·其十二

绿杨低指隔红墙,紫燕呢喃傍杏梁。

他日相思山下路,银灯桃尽记平章。

(0)

感事二十一截句.选五·其三

落月哀猿不可听,声声欲唤国魂醒。

莫叫遗恨空山里,谁认啼鹃望帝灵。

(0)

赠璧臣居士

繁华事散鬓如丝,万里青山独往时。

一种风情谁得似,岭南争唱荔支诗。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