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猎燕山经几春,雕弓白羽不离身。
年来马上浑无力,望见飞鸿指似人。
较猎燕山经几春,雕弓白羽不离身。
年来马上浑无力,望见飞鸿指似人。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将士的生活和心境,开篇便以“较猎燕山经几春”表明时间在军旅生涯中不断流逝,而“我”始终保持着对战事的警觉与准备,“雕弓白羽不离身”则形象地展现了将士日常生活中的武装状态。诗人通过“年来马上浑无力”表达了岁月在身上留下的痕迹和体力的消逝,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对青春与活力的怀念。而“望见飞鸿指似人”则是诗人在遥远的边塞之地,看到天空中排列整齐的大雁,感慨万千,似乎在向往着某种超脱世俗的自由状态。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军旅生活的描摹,也蕴含了诗人对于时间、力量与自由的个人感悟。
太原西北劲兵处,地直云中控定襄。
六月出师平猃狁,九天选将下文昌。
车鱼辟士应难得,诗礼临戎亦未妨。
缓急羽书须自草,平安烽火镇相望。
柳营禀畏将军令,毳幕怀来塞下羌。
清啸肯饶刘越石,长缨终系左贤王。
关山万里边尘静,亭馆三冬朔雪狂。
笛怨梅花新度曲,樽倾竹叶浅飞觞。
禦寒应觉重裘暖,料敌悬忧两鬓苍。
只待今年破虏后,徵归论道坐岩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