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下岩避暑留题》
《下岩避暑留题》全文
宋 / 杨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古寺重来兴转添,舟中午暑正炎炎。

野僧引客登山阁,稚子穿云映水帘。

热得清凉身暂健,老便闲静意难厌。

人间劫火方撩乱,法雨如何为普沾。

(0)
鉴赏

这首宋朝诗人杨迈的《下岩避暑留题》,描绘了夏日午后,诗人前往古寺避暑的场景。诗中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宁静,也蕴含了对佛法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古寺重来兴转添”,点明诗人再次造访古寺,内心情感更加丰富,或许是对古寺的深厚感情,或是对佛法的进一步领悟。接着“舟中午暑正炎炎”一句,以夏日酷热的环境作为背景,为后文的避暑主题铺垫。

“野僧引客登山阁,稚子穿云映水帘”两句,生动描绘了古寺内的景象。野僧热情地引导客人登高远眺,稚子在云雾中穿梭,映照在水帘之上,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充满禅意的氛围。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热得清凉身暂健,老便闲静意难厌”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避暑生活的享受与内心的满足。在炎热的夏日,能暂时感受到清凉,身心得到放松,对于年长者来说,这样的闲适生活尤为难得,难以让人厌倦。

最后,“人间劫火方撩乱,法雨如何为普沾”两句,将个人的避暑体验上升到对世事的反思。人间纷扰不断,而佛法如同甘霖,能够普渡众生,带来心灵的慰藉和平静。这不仅是对避暑经历的总结,也是对佛法深邃意义的探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佛法以及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杨迈
朝代:宋

杨迈,郫县(今属四川)人(清嘉庆《四川通志》卷一二的作剑州人)。仁宗嘉祐中举进士(同上书)。官至左朝议大夫、直秘阁,主管环庆路经略安抚司公事(《全蜀艺文志》卷五五《杨氏族谱》)。
猜你喜欢

放言四首

已拚千日千场,宁辞一饮一石。
天子放我还家,主人留臣送客。

(0)

柴潭楼(在汝宁)

金源立国雄且武,蹴宋歼辽跨中土。
岂知中叶渐陵夷,虓阚凭陵有蒙古。
燕京南迁到汴京,花帽不守杏花营。
黄河已失合达死,犹欲假息悬瓠城。
悬瓠頟頟近荆楚,京湖亦有复仇举。
长围已合效鱼丽,痴心尚恃柴潭固。
柴潭楼下碧漪漪,上有伏弩下潜螭。
一朝决之入汝水,螭亡潭涸竟奚为。
幽兰轩中苦复苦,分取遗骸藏宋圄。
当年忠烈冠华夷,惟有忠臣忽斜虎。

(0)

和受之浒墅夜泊感事次韵四首

静看世变起徐徐,阁夜挑灯检《七书》。
新韵争传《梁父》似,老谋谁复绕朝如。
侵凌汉地吾生后,恢复唐边午梦余。
双手丝纶江海夜,不知身本是佃渔。
¤

(0)

癸亥春夜泊娄江哭徐子元晦四首

开尊北海未经旬,闻笛山阳又暮春。
客座褷蛸依网户,影堂灯火照纶巾。
素车定感心知友,斗酒还期腹痛人。
哭罢那堪重回首,江天一雁噭离群。

(0)

徐文贞阶

具区东南注,结灵在湖泖。
吴中六七相,阶也强哉矫。
弱冠抗高议,遂撄永嘉摽。
三年出理刑,再移秉文考。
以彼简贵资,著此循良表。
不闻厌摧颓,况乃怀险懆。
四十改司经,五十进宫保。
屹然砥中朝,癸丑迄丁卯。
主上自神武,元臣实凶狡。
畴避明旨责,奏对聊草草。
畴避蜚语中,模棱亦稍稍。
位祟势益危,局大心弥小。
定策裕景间,秉塞洞沉眇。
西北无宁塞,东南岁云扰。
密勿策遐荒,窾曲一何憭。
遗诏出袖间,四海涕漫浩。
一闻齐张吠,眷焉忆鲈茅。
进则建宏业,退乃洞微兆。
俯仰今昔间,端揆发深悄。
勿谓时世易,精诚以为宝。

(0)

陆尚书完朱中丞纨

桓桓陆尚书,灭贼气雄决。
矫矫朱督抚,威棱被闽浙。
人生在草莽,谁其辨英杰。
陆本落魂生,感触念空热。
朱也遘家难,伶仃茹荼蘖。
一遭毅皇宠,淮海荡流贼。
故乡开制府,熊貔亘阡陌。
一受世庙简,往静海夷窟。
两省兼镇巡,一切从军法。
齐刘跳兖豫,中原日流血。
番舶薮权贵,根株两盘结。
黠者多观望,鄙夫共推掣。
二公身任之,誓斩朝家孽。
当时狼山上,丰碑势嵲。
至今闽海头,清夜鬼淅沥。
骄矜与峭深,繇来豪隽色。
一朝壮心遂,遑念他人觖。
丹书不议劳,青史有余责。
所以朝廷上,人人避疆埸。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