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甲申清明展墓有感》
《甲申清明展墓有感》全文
清 / 李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两弟峨峨一土丘,老兄瘦骨尚淹留。

算来修短有数定,语及存亡空泪流。

儿女痴愚当料理,田园便好莫营求。

人生总是丝蚕样,到老登筐合罢休。

(0)
鉴赏

这首诗《甲申清明展墓有感》是清代诗人李诩在清明时节祭扫先人墓地时所作,情感深沉,蕴含着对生命、亲情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两弟峨峨一土丘”,以对比的手法描绘了兄弟三人不同的命运结局,一个高大(峨峨)象征健在,而另一个则归于尘土(土丘),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与感慨。

“老兄瘦骨尚淹留”一句,点明了诗人自己作为“老兄”的现状,虽年岁已高,身体消瘦,但依然坚守在人世间,与兄弟们一同面对生活的挑战。

“算来修短有数定,语及存亡空泪流”揭示了对生死的哲学思考,认为生命的长短由天注定,谈论生死只会徒增悲伤,体现了对命运的无奈和对生命的尊重。

“儿女痴愚当料理,田园便好莫营求”是对后辈的教诲,告诫他们要明智,不要过于追求物质,而应关注精神层面的成长,同时表达了对简单田园生活的向往。

“人生总是丝蚕样,到老登筐合罢休”以丝蚕比喻人生,从出生到老死,如同丝蚕吐丝成茧,最终化为灰烬,形象地阐述了人生的循环与终结,强调了顺应自然规律,平静接受生命终章的态度。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清明祭扫这一传统活动,诗人抒发了对逝去亲人的哀思,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后世子孙的殷切期望,展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对于生死、家庭、社会关系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李诩
朝代:清

字原德,号戒庵,由郡庠游太学,绩学多闻,潜心理学,晚谢应举,卒于万历二十一年,享年八十八岁。有世德堂吟稿,名山大川记、心学摘要及戒庵漫笔等著作。
猜你喜欢

寿胡伯弘母六十

翠鬓佳人捧寿筵,歌声为缓听诗篇。

桃花初实三千岁,甲子新周六十年。

座上共尊陶母德,机边能教孟轲贤。

诸郎总是青云器,拟锡金花下九天。

(0)

移居

岘山西望翠濛濛,客子移居似画中。

正喜孟郊家具少,不愁阮籍路途穷。

昔时朝野青云士,今日山林白发翁。

从此杜门甘寂寞,著书多暇教儿童。

(0)

八咏楼与知府权纬联句·其八秋日道中

一上篮舆便有诗,诗怀如与素秋期。

好山到眼时时换,流水于人步步随。

衣古任从村犬吠,心闲惟有野鸥知。

翛然独立乾坤外,白雪寥寥和者谁。

(0)

墨兰·其一

青草三闾亭下,苍梧二女祠前。

欲采幽芳寄远,月明秋水娟娟。

(0)

敬和书堂新成

华构新成讲席深,河间礼乐重推寻。

南荣日晷三冬近,东壁星光午夜临。

黄卷圣贤常对语,青灯兄弟久潜心。

金枝玉叶承家训,都在青年惜寸阴。

(0)

谢赐虎肉馒头

彤弓亲射东山虎,细脔笼炊赐百官。

昨日雄威犹可畏,今朝和气已成团。

庖丁尚虑风生机,伥鬼应惊雪在盘。

剩种官田千亩麦,屯家犬豕夜平安。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