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山之云朝触石,清阴油油丽空碧。
尘生东田禾麦槁,季女呼嗟待膏泽。
北风吹空不成雨,中道无复见形迹。
呜呼天高谁问天,人今相说谗风伯。
太山之云朝触石,清阴油油丽空碧。
尘生东田禾麦槁,季女呼嗟待膏泽。
北风吹空不成雨,中道无复见形迹。
呜呼天高谁问天,人今相说谗风伯。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景象与人间疾苦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怀和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
首句“太山之云朝触石”,以泰山之云早晨触碰岩石起笔,营造出一种壮阔而静谧的自然景象。接着“清阴油油丽空碧”一句,描绘了云雾在天空中形成的美丽景象,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尘生东田禾麦槁”则转向人间,描述了农田因干旱而干枯的情景,暗示了社会的不公与苦难。季女的呼唤和叹息,表达了对雨水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无奈,体现了人间的悲凉。
“北风吹空不成雨”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北风虽猛烈却无法带来雨水的场景,进一步强调了干旱的严重性。“中道无复见形迹”则说明了雨水的缺失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整个画面充满了绝望与无力感。
最后,“呜呼天高谁问天,人今相说谗风伯”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天道不公的质疑和对人间疾苦的同情。诗人似乎在责问苍天为何如此冷漠,不关心人间的苦难,同时也暗讽了那些可能在背后煽动风伯(即风神)的人,暗示了社会上可能存在的一些不正之风或权力斗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人间疾苦的对比,以及对天道不公的质疑,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人文关怀。
皇州令节已藏烟,帝渥乘时锡广筵。
和气去添春色重,恩光来助日华鲜。
千声凤吹朱门里,一番花香谷雨前。
更喜簪裳嘉宴日,亲逢干羽治平年。
龙在固神物,动与风云会。
胡为脱渊泉,辄触钩纶害。
无乃护明珠,睡目方瞢昧。
而或嗅香饵,贪涎适沾霈。
不尔腾角牙,自衒鳞虫最。
来应山岳摇,去等蝉蛇蜕。
传闻旷百世,兹事久晻暧。
空馀古台石,硉矹尘沙外。
湍流卷白日,岩壑动清籁。
乾坤终苍茫,物理有否泰。
路尽得佳赏,川原何净明。
周围地形壮,洒落世尘清。
背郭千峰起,涵空一水横。
风帆人共远,潮屿岁重耕。
晓市炊烟合,孤庵汲道萦。
俯窥岩鸟过,微认野云生。
香气林端出,秋容物外呈。
表閒幡弄影,觉静磬传声。
官舍今稀讼,轓车此驻行。
唱篇知寡和,君世负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