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鎗战死后梁时,消得金人为葺祠。
近岁江头几符节,过来须也读残碑。
铁鎗战死后梁时,消得金人为葺祠。
近岁江头几符节,过来须也读残碑。
这首诗通过对梁王彦章庙的历史变迁与现状的描绘,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对传统文化的尊重。首句“铁鎗战死后梁时”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梁王彦章英勇战斗的形象,暗示了他为国捐躯的壮烈事迹。接着,“消得金人为葺祠”一句,通过金人重修庙宇的行为,表达了后人对这位英雄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后两句“近岁江头几符节,过来须也读残碑”,则从时间的角度出发,描述了随着时间的流逝,庙宇周围环境的变化,以及人们对于历史遗迹的态度。这里的“几符节”可能指的是过往的官员或使者,他们来到此地,不仅见证了历史的痕迹,也通过阅读残存的碑文,进一步了解了梁王彦章的故事及其庙宇的历史。这种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体现了对过去英雄事迹的纪念,以及对文化遗产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视,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
清飙吹衣裳,缥缈淩层巅。
玲珑峭壁下,杖策穷回旋。
名图谢模写,大巧无雕镌。
窅如晴云影,霭霭行青天。
飘如水风会,微澜起平川。
石崖前蔽亏,胜事惜未全。
吾将运真宰,疏凿成坦然。
结茅此山阿,长吟伴飞仙。
华灯明月光中,绮罗弦管春风路。
龙如骏马,车如流水,软红成雾。
太一池边,葆真宫里,玉楼珠树。
见飞琼伴侣,霓裳缥缈,星回眼、莲承步。
笑入彩云深处。更冥冥、一帘花雨。
金钿半落,宝钗斜坠,乘鸾归去。
醉失桃源,梦回蓬岛,满身风露。
到而今江上,愁山万叠,鬓丝千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