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作经授曾子,明稽至孝之终始。
始于事亲终立身,以是扬名于后世。
大雅有言念尔祖,述脩其德乃为美。
圣训昭昭十八章,写之琬琰千馀岁。
汤生本由义方教,石磨沙荡求成器。
其名延祖有意哉,吾以子立为之字。
立身之道将何如,非曰凡人富与贵。
不贤而位何能为,蝇虫岂不披红紫。
周公亦人舜亦人,口衔日月坐天际。
勖哉见善勿迟疑,往往后生诚可畏。
仲尼作经授曾子,明稽至孝之终始。
始于事亲终立身,以是扬名于后世。
大雅有言念尔祖,述脩其德乃为美。
圣训昭昭十八章,写之琬琰千馀岁。
汤生本由义方教,石磨沙荡求成器。
其名延祖有意哉,吾以子立为之字。
立身之道将何如,非曰凡人富与贵。
不贤而位何能为,蝇虫岂不披红紫。
周公亦人舜亦人,口衔日月坐天际。
勖哉见善勿迟疑,往往后生诚可畏。
这首诗歌颂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教诲和品德,以及他们对后世的影响。诗中提到了曾参,孔子的弟子,以其至孝著称,并强调了立身之道不仅是事亲,还在于扬名后世。接着引用《大雅》中的言语,赞美念祖述德之美。
接下来,诗人引述了孔子的圣训,认为这些教诲如同珍贵的琬琰,其价值历久弥新。汤生,即汤潜,北宋时期的人,他的学问以义理为本,是通过不断磨砺而成就的。
最后,诗人提到自己的字“延祖”,表达了希望延续先祖美德的愿望,并强调立身之道不在于富贵,而在于品行和贤能。即使是普通的人,也应该努力成为有能力的人,不应如蝇虫般只追求外表的华丽。而周公、舜等圣人,他们都是平凡人出身,但却能够口衔日月,坐于天际,显示了他们的崇高品德。诗中劝勉后来之人见到善行不应迟疑,要有所作为,这种诚实可畏的品质是值得学习和追求的。
这首诗通过对古圣先贤的颂扬,传达了立身处世、继承与发扬文化传统的重要性,以及个人修养和道德修为的深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