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空岁岁蹙轻纱,半榻香烟一穗斜。
万里往来蝴蝶梦,三春开落杜鹃花。
吹残远笛谁怀土,过尽良辰不在家。
日暮关山云树隔,天津何处泊灵查。
方空岁岁蹙轻纱,半榻香烟一穗斜。
万里往来蝴蝶梦,三春开落杜鹃花。
吹残远笛谁怀土,过尽良辰不在家。
日暮关山云树隔,天津何处泊灵查。
这首诗描绘了离别之情与对远方的思念。首联“方空岁岁蹙轻纱,半榻香烟一穗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后空荡的房间,轻纱随岁月轻轻皱起,半榻上的香烟袅袅升起,一穗香烟斜斜地散落在旁,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
颔联“万里往来蝴蝶梦,三春开落杜鹃花”运用了蝴蝶梦和杜鹃花这两个意象,蝴蝶梦象征着离人的思念在梦中飞越万里的距离,而杜鹃花的开放与凋零则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离别的伤感。这两句诗将空间的辽阔与时间的流转巧妙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怀念。
颈联“吹残远笛谁怀土,过尽良辰不在家”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远笛声声,似乎是在诉说着对家乡的思念,但在这悠长的笛声中,又有谁能真正理解那份思乡之情呢?“过尽良辰不在家”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无法与家人共度的遗憾。
尾联“日暮关山云树隔,天津何处泊灵查”以日暮时分的景象收束全诗,关山云树之间,仿佛有一道无形的屏障,阻隔了诗人与远方的联系。天津,此处可能是指渡口或桥梁,而“泊灵查”则暗示着诗人对归途的渴望与迷茫。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离别后的孤独、思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迷茫。
四明唐中叶,处士有陈深。
书既殚万象,诗想瑶华音。
惜哉不并传,裔孙自苦吟。
岂易识此孙,海底珊瑚沉。
邂逅我见之,昔恨阻冲襟。
念我理归棹,旅梦断遥岑。
愿乞十九首,降尽河外心。
秋江未澄澜,秋声已先到。
颇谢凉风吹客愁,何须落叶惊人老。
古来此兴定何如,自愁不愁自倾倒。
直尔相羊好远游,何不命驾归嵩丘。
君乎不上三十六峰顶,只恐君家未是秋。
寥寥兹夏晚,秋韵已萧然。
风雨疏篱外,诗书曲几前。
道心勤自厉,愁绪每相牵。
秦树连烽火,吴鞋落海壖。
不能先到县,岂待晚归田。
丹剂谁能遘,金炉试得烟。
去天真一百,奏牍旧三千。
藁草纷盈架,谁令宿瘤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