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僧》
《送僧》全文
唐 / 项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灵山巡未遍,不作住持心。

逢寺暂投宿,是山皆独寻。

有时过静界,在处想空林。

从小即行脚,出家来至今。

(0)
翻译
尚未游历完灵山各处,不存长久停留的心思。
遇到寺庙就暂时投宿,对每一座山都独自探寻。
有时穿越寂静的世界,无论何处都想象着空旷的树林。
自小就开始云游四方,出家修行已至今时今日。
注释
灵山:指佛教中的灵鹫山,象征佛教圣地。
遍:全部,遍历。
住持:寺庙的主持或住持僧人。
暂:暂时。
过:穿过,经过。
静界:寂静的世界,指修行的清修之地。
空林:空旷的树林,象征内心的宁静。
行脚:云游,四处修行。
出家:离开世俗生活,成为僧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游方僧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灵山巡未遍,不作住持心"表明他在探寻圣洁之地,但并没有停留的心情,始终保持着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逢寺暂投宿,是山皆独寻"则显示了他虽然会临时在某个庙宇休憩,却总是独立一人去追求心中的山水。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展现了一种对内在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外在物质世界的超脱。

"有时过静界,在处想空林"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偶尔会走过那些寂静无声的地方,此时他心中所想象的是那空旷幽深的森林。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更是对精神世界中那份宁静与空明的追求。

"从小即行脚,出家来至今"这两句,直接点出了诗人自幼便踏上旅行之路,最终选择了出家成为僧人的生活。这不仅说明了他对佛法的执着,更凸显了他对于精神修为的坚持和热爱。

整首诗通过对僧人行脚求法、探寻心灵世界等行为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内在真理的宗教情操。同时,也反映出诗人项斯对于僧人的理解与尊重,以及他个人对于信仰和精神生活的深刻体悟。

作者介绍
项斯

项斯
朝代:唐   字:子迁   籍贯:台州府乐安县(今浙江仙居)

项斯(唐约公元八三六年前后在世),字子迁,晚唐著名诗人,台州府乐安县(今浙江仙居)人。 因受国子祭酒杨敬之的赏识而声名鹊起,诗达长安,于会昌四年擢进士第,官终丹徒尉,卒于任所。项斯是台州第一位进士,也是台州第一位走向全国的诗人。他的诗在《全唐诗》中就收录了一卷计88首,被列为唐朝百家之一。项斯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猜你喜欢

六月一日羲风楼作客

玉阶搔首罢朝天,茅屋衔恩已一年。

引分无能酬造化,扪怀犹畏负林泉。

当空台阁攒朝爽,隔水菑畬弄夕烟。

大喜成康风化洽,终堪安稳北窗眠。

(0)

摊破采桑子.梅词

树头红叶飞都尽,景物凄凉。秀出群芳。

又见江梅浅淡妆。也啰,真个是、可人香。

兰魂蕙魄应羞死,独占风光。梦断高堂。

月送疏枝过女墙。也啰,真个是、可人香。

(0)

书如香色倦犹爱,茶似苦言终有情。

慎勿教渠纨裤识,珠槽碎釜浪相轻。

(0)

秋思二首·其一

乌帽翩翩九陌尘,杖藜谁记岸纶巾。

遗簪见取终安用,弊帚虽微亦自珍。

廊庙似闻怜老病,云山渐欲属闲身。

墙隅苜蓿秋风晚,独倚门扉感慨频。

(0)

寄南剑守陈寺丞宿

复斋出守剑津时,正直清廉真吏师。

遗爱昔尝垂竹帛,徽音今又嗣埙篪。

侯能培植甘棠茇,我欲摩挲常萼碑。

千载福公家传好,怀哉蜀士送行诗。

(0)

和曾子翊授舒掾之作

皖城终岁静如山,府掾应从到日闲。

一水碧罗裁缭绕,万峰苍玉刻孱颜。

旧游笔墨苔今老,浪走尘沙鬓已斑。

揽辔羡君桥北路,春风枝上鸟关关。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