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思二首·其一》
《秋思二首·其一》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乌帽翩翩九陌尘,杖藜谁记岸纶巾。

遗簪见取终安用,弊帚虽微亦自珍。

廊庙似闻怜老病,云山渐欲属闲身。

墙隅苜蓿秋风晚,独倚门扉感慨频。

(0)
注释
乌帽:黑色的帽子。
九陌尘:形容京城街道上的尘土。
杖藜:藜杖,古人常用的拐杖。
岸纶巾:古代文人常戴的头巾,这里代指有学问的人。
遗簪:失落的发簪,象征失去的地位或尊严。
弊帚:破旧的扫帚,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
廊庙:朝廷,官府。
怜老病:对老人和病人的怜悯。
云山:自然景色,隐喻退隐生活。
墙隅苜蓿:墙角的野生植物,象征孤独和落寞。
感慨频:经常感到感慨。
翻译
黑色的帽子在尘土中飘摇,手持藜杖的人,谁还记得那岸纶巾的风采。
失落的发簪,就算最终无用,破旧的扫帚虽小,也自视珍贵。
朝廷似乎怜惜我这年迈多病之躯,而山水正等待着我这闲散之人。
秋风中的墙角,苜蓿草已凋零,独自倚门,感慨之情频频涌上心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在秋日街头的孤独身影,他头戴乌帽,步履蹒跚,手持藜杖,仿佛曾经的儒雅风度只剩下了回忆。诗人感慨万分,暗示自己虽然年迈体衰,但仍珍视着微不足道的生活之物,如遗簪和弊帚,象征着他对过去的尊重和对生活的执着。

“廊庙似闻怜老病”表达了他对朝廷的眷恋,希望能得到理解和关怀,但又意识到自己已不适合庙堂之事,只能逐渐退隐于山水之间。“云山渐欲属闲身”流露出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尽管带着无奈,却也透露出一种超脱的淡然。

最后,诗人站在墙角,看着苜蓿在秋风中摇曳,独自倚门,心中充满了深深的感慨。这幅画面既体现了诗人的孤独,也寓含了他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深深思索。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展现了陆游晚年的人生况味。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荐家庙

焚香扫敝室,稽首泪沾巾。

虽有冰盘荐,何曾匕箸亲。

萧条伤往事,惨淡对芳辰。

旧种庭前橘,年年春色新。

(0)

赋得衡山送张明府还龙门

望衡山,衡山高不极。七十二峰头,峰峰如列戟。

三十八洞泉,泉泉通地脉。

祝融崚嶒倚天外,芙蓉石廪势如掷。

瑶函漶没几千秋,中馀玉宇不可识。

非但列宿应机衡。人文往往发休徵。

伊山古屋读书处,至今紫雾屯青冥。

我公早毓衡山秀。气吞云梦常八九。

探奇欲蒐洪荒前。文雅直追宋屈后。

登坛一啸雄风来。化为云雨遍苍垓。

天南两地行云过,次第薰风桃李开。

回风披拂甘棠树。昼永鸣琴坐清署。

彩笔雄驱七泽涛,翰墨淡扫潇湘雨。

花前小队缓辔行,章缝竹马杂交道。

不独解推怜赤子。也能吐握下儒士。

江南二月春和煦。星轺卑发邮亭路。

不尽扳辕卧辙情,空馀下榻鸣琴处。

岭云楚水望迢迢,中天衡岳倚晴霄。

缄情惟有衡阳雁,翘首龙门天路遥。

(0)

可庐经燬另搆小苑因和东坡新居

祝融妒我庐,幸宥垂杨影。

改筑面南离,旧搆成新境。

盘卉经烧残,劫灰同一屏。

月来竟入之,转觉虚堂永。

槿篱芟枯蘖,得雨仍抽颖。

客来始一叹,沧桑亦俄顷。

(0)

金粟泉

诸天空际浮,海水周其外。

颢气吹鸿濛,天水相映带。

荷叶漾珠光,泓碧在深霭。

渟潴不见流,众酌任所丐。

海味搅盐汁,一点如甘霈。

空洞何吐茹,香粟喷金濑。

仙葩不依凡,著土仅芽蒂。

冥心观物始,兹理曷茫昧。

天风吹海涛,众灵莽奔会。

冷然毛骨清,三酌营魂怖。

(0)

杂怀·其十

少年学书剑,老大无成名。

黄金结客尽,白眼递相轻。

薄有盈尊酒,与子话寒盟。

一斟复一酌,悠悠见平生。

(0)

登济上酒楼·其一

谪仙本沈冥,季真亦萧爽。

霾名供奉班,浪迹鉴湖长。

纵酒全天真,论诗契玄朗。

乘兴非夙期,间值或偕往。

金龟时自解,宫袍醉相傍。

兹地留芳踪,怀古惬遐想。

兀兀孤城间,危楼自高敞。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