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帽翩翩九陌尘,杖藜谁记岸纶巾。
遗簪见取终安用,弊帚虽微亦自珍。
廊庙似闻怜老病,云山渐欲属闲身。
墙隅苜蓿秋风晚,独倚门扉感慨频。
乌帽翩翩九陌尘,杖藜谁记岸纶巾。
遗簪见取终安用,弊帚虽微亦自珍。
廊庙似闻怜老病,云山渐欲属闲身。
墙隅苜蓿秋风晚,独倚门扉感慨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在秋日街头的孤独身影,他头戴乌帽,步履蹒跚,手持藜杖,仿佛曾经的儒雅风度只剩下了回忆。诗人感慨万分,暗示自己虽然年迈体衰,但仍珍视着微不足道的生活之物,如遗簪和弊帚,象征着他对过去的尊重和对生活的执着。
“廊庙似闻怜老病”表达了他对朝廷的眷恋,希望能得到理解和关怀,但又意识到自己已不适合庙堂之事,只能逐渐退隐于山水之间。“云山渐欲属闲身”流露出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尽管带着无奈,却也透露出一种超脱的淡然。
最后,诗人站在墙角,看着苜蓿在秋风中摇曳,独自倚门,心中充满了深深的感慨。这幅画面既体现了诗人的孤独,也寓含了他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深深思索。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展现了陆游晚年的人生况味。
望衡山,衡山高不极。七十二峰头,峰峰如列戟。
三十八洞泉,泉泉通地脉。
祝融崚嶒倚天外,芙蓉石廪势如掷。
瑶函漶没几千秋,中馀玉宇不可识。
非但列宿应机衡。人文往往发休徵。
伊山古屋读书处,至今紫雾屯青冥。
我公早毓衡山秀。气吞云梦常八九。
探奇欲蒐洪荒前。文雅直追宋屈后。
登坛一啸雄风来。化为云雨遍苍垓。
天南两地行云过,次第薰风桃李开。
回风披拂甘棠树。昼永鸣琴坐清署。
彩笔雄驱七泽涛,翰墨淡扫潇湘雨。
花前小队缓辔行,章缝竹马杂交道。
不独解推怜赤子。也能吐握下儒士。
江南二月春和煦。星轺卑发邮亭路。
不尽扳辕卧辙情,空馀下榻鸣琴处。
岭云楚水望迢迢,中天衡岳倚晴霄。
缄情惟有衡阳雁,翘首龙门天路遥。
《赋得衡山送张明府还龙门》【明·李之世】望衡山,衡山高不极。七十二峰头,峰峰如列戟。三十八洞泉,泉泉通地脉。祝融崚嶒倚天外,芙蓉石廪势如掷。瑶函漶没几千秋,中馀玉宇不可识。非但列宿应机衡。人文往往发休徵。伊山古屋读书处,至今紫雾屯青冥。我公早毓衡山秀。气吞云梦常八九。探奇欲蒐洪荒前。文雅直追宋屈后。登坛一啸雄风来。化为云雨遍苍垓。天南两地行云过,次第薰风桃李开。回风披拂甘棠树。昼永鸣琴坐清署。彩笔雄驱七泽涛,翰墨淡扫潇湘雨。花前小队缓辔行,章缝竹马杂交道。不独解推怜赤子。也能吐握下儒士。江南二月春和煦。星轺卑发邮亭路。不尽扳辕卧辙情,空馀下榻鸣琴处。岭云楚水望迢迢,中天衡岳倚晴霄。缄情惟有衡阳雁,翘首龙门天路遥。
https://shici.929r.com/shici/aGX1k.html
诸天空际浮,海水周其外。
颢气吹鸿濛,天水相映带。
荷叶漾珠光,泓碧在深霭。
渟潴不见流,众酌任所丐。
海味搅盐汁,一点如甘霈。
空洞何吐茹,香粟喷金濑。
仙葩不依凡,著土仅芽蒂。
冥心观物始,兹理曷茫昧。
天风吹海涛,众灵莽奔会。
冷然毛骨清,三酌营魂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