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恻恻雨凄凄,飘断残英蝶欲迷。
无数踏归青草路,有时浮出武陵溪。
深宫尽日同人泪,荒苑无声伴鸟啼。
闻道洛城春日好,明朝期发杏园西。
东风恻恻雨凄凄,飘断残英蝶欲迷。
无数踏归青草路,有时浮出武陵溪。
深宫尽日同人泪,荒苑无声伴鸟啼。
闻道洛城春日好,明朝期发杏园西。
这首《落花》由明代诗人释今沼所作,描绘了春日里落花的凄美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情感。
首句“东风恻恻雨凄凄”,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春雨绵绵、东风轻拂的景象,渲染了一种哀婉的氛围。接着,“飘断残英蝶欲迷”一句,通过蝴蝶迷失于飘零的花瓣间的情景,进一步强化了落花之美的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无数踏归青草路,有时浮出武陵溪”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了人们在青草路上踏过落花的场景,另一方面则想象落花随溪水漂流的情境,展现了落花既被践踏又被温柔承载的复杂命运。
“深宫尽日同人泪,荒苑无声伴鸟啼”将视角转向宫廷与废园,通过深宫中的人们因落花而流下的泪水和荒园中鸟儿的啼鸣,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哀悼与怀念,同时也暗示了世事无常、繁华易逝的主题。
最后,“闻道洛城春日好,明朝期发杏园西”一句,以洛城春日的美好景象与明日即将启程前往杏园西的期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是对当前情境的反衬,也是对未来希望的寄托,体现了诗人虽感伤但不失乐观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落花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自然、社会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龙眠画马妙入神,貌得唐时马与人。
人通马语默相契,马知人意更相亲。
文皇昔御六龙出,天为圣主产骐驎。
开元马牧蕃盛日,泛驾齧膝谁能驯?
自昔龙驹有天骨,骕骦独起秋轮囷。
西巡不复觞王母,东归政尔惭直臣。
马图流传至汴宋,玉骢紫燕聊前陈。
守文之君保成业,不肯一日开边尘。
遂寘骅骝鼓车下,猛蛟失水无完鳞。
柏台退休亲貌得,画意逮逼曹韩真。
画史才知粉墨趣,学士乃通元化因。
曹韩骨朽伯时死,馀不溪上苕花春。
临摹不得画史意,掩卷愁眉谁与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