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峰前老石头,怜儿何事不知羞。
为人点眼长伸脚,直至而今懒不收。
南岳峰前老石头,怜儿何事不知羞。
为人点眼长伸脚,直至而今懒不收。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师范所作的《颂古四十四首》中的第十三首。诗中以"南岳峰前老石头"起笔,形象地描绘了一块屹立在南岳山峰前的老石头,暗示其久经岁月沧桑。接下来的两句"怜儿何事不知羞",将石头拟人化,批评它不知羞耻,仿佛在指责石头不应随意伸展触手("为人点眼长伸脚"),这种行为一直持续至今,仍未收敛("直至而今懒不收")。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通过石头的形象,表达了对某些人或物不知节制、不知收敛的批评,具有禅意,提醒人们应该有所敬畏和自我约束。诗人运用了象征和讽刺的手法,使得诗歌富有哲理,耐人寻味。
犊车油壁尘纷纷,恨君不识如花人。
金鞭争道谁家郎,出门三日香人床。
春风酒面吹微鳞,主人拔钗留上宾。
洞房烛花尽意明,为君拂弦驻欢情。
阵鸿尘涩声难安,城乌夜啼诉春寒。
吴歈未终初日上,璇题藻井知无恙。
请君衔杯莫问天,茂陵刘郎初学仙。
人生百岁俱可怜,愿君流欢及盛年。
世间万事不如酒,九环宝带时人有。
感君一曲宽百忧,当时见人面色羞。
君不见墙东儒生食井李,一生饮牛廉让水。
典衣沽美酒,铸金买艳歌。
青灯炯长夜,如此粲者何。
平生有廉蔺,方驾欲更过。
低颜儿女中,郁若鹰在罗。
酣望八极表,老泪如悬河。
诸儿颇嗤黠,见谓同一波。
相如混涤器,谢鲲困掷梭。
古来贤达人,细过非所科。
窃愿天子圣,朝廷半丘轲。
青春深农桑,东尽青齐阿。
坐今倡楼女,委弃黛黑螺。
下里羞阳春,中宫张云和。
我为太平人,短褐生橐驼。
醉魂招漫郎,或有石可磨。
又作巴陵县,南州旧有声。
未凭湘水绿,能似长官清。
笛冷君山月,帆轻夏浦晴。
五言多好句,颜杜减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