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去山空鹤不归,丹亡鼎在世徒悲。
可怜九转功成后,却把飞升乞内芝。
人去山空鹤不归,丹亡鼎在世徒悲。
可怜九转功成后,却把飞升乞内芝。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思想家苏轼的作品,反映了诗人对过往功业成就后又归于空无的感慨和哲学思考。开篇“人去山空鹤不归”,描绘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情景,山中已无人迹,但那曾经与人共舞飞翔的鹤,却也一去不返,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又有些许悲凉的氛围。
“丹亡鼎在世徒悲”,则转向了对过往辉煌成就的怀念。这里的“丹”和“鼎”都是宝贵之物,“丹”可能指的是道家修炼中的仙丹,而“鼎”则是古代的一种重器,象征着权力与尊贵。但这两样珍贵之物,如今却都不复存在,只留下空壳,徒增人们的哀伤。
接着,“可怜九转功成后,卻把飞升乞内芝”,诗人表达了对那些修炼者们的同情。他们或许历经艰辛,修炼到“九转”之境,即最高的境界,但最终却只能向世间求索一些保健长生之物,如“内芝”。这里透露出一种功亏一篑的无奈和人生的有限。
整首诗通过对过往成就的反思,表达了苏轼对于生命、时间、功业以及修炼成果的深刻感悟。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更展现了他深邃的思想内涵和对人生境况的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