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秋序高,劳劳客程促。
如何霜霰交,不见原野肃。
颠崖绚夕红,古涧漾寒绿。
非惟藤蔓敷,亦复芳气馥。
物生固有常,气候殊过续。
以兹羸疾身,动往居瘴毒。
念彼闽村人,田稀口如粟。
耕种上青云,妻孥力凉燠。
吁嗟公私弊,群需待其熟。
安得廉耻吏,俾之食常足。
上以承恩光,下以厚风俗。
丹心映皓首,我何自拘束?
冉冉秋序高,劳劳客程促。
如何霜霰交,不见原野肃。
颠崖绚夕红,古涧漾寒绿。
非惟藤蔓敷,亦复芳气馥。
物生固有常,气候殊过续。
以兹羸疾身,动往居瘴毒。
念彼闽村人,田稀口如粟。
耕种上青云,妻孥力凉燠。
吁嗟公私弊,群需待其熟。
安得廉耻吏,俾之食常足。
上以承恩光,下以厚风俗。
丹心映皓首,我何自拘束?
这首元代诗人范梈的《顺昌道中》描绘了秋季旅途中的景象和感慨。首句“冉冉秋序高”点明时令,暗示季节转换,旅途开始于秋高气爽之际。接下来,“劳劳客程促”表达了行旅的匆忙与艰辛。“如何霜霰交,不见原野肃”描绘了霜降后景色的变化,虽有寒意但未见严冬肃杀,反映出诗人对气候变化的观察。
“颠崖绚夕红,古涧漾寒绿”通过色彩对比,展现出山崖在夕阳下泛红,而古涧则泛着寒冷的绿色,展现出自然的生动与冷暖交织。诗人接着写到藤蔓生长繁茂,散发出芬芳的气息,暗示生机勃勃。
然而,诗人并未忘却现实的困苦,“物生固有常,气候殊过续”暗指社会不公,百姓生活艰难,特别是想到福建乡村的人们,田地稀少,人口众多,生活艰辛。他感叹“吁嗟公私弊,群需待其熟”,揭示出社会问题和百姓期待丰收的愿望。
最后,诗人发出感慨,希望有清廉的官吏能让人民衣食无忧,既能报答皇恩,又能淳化风俗。他以“丹心映皓首,我何自拘束?”收尾,表达出自己虽年迈但仍怀有济世之心,不愿自我束缚,希望能为改善民生尽一份力。整首诗寓情于景,既有个人旅途的体验,也包含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