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岐山下二首·其一》
《岐山下二首·其一》全文
唐 / 韩愈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谁谓我有耳,不闻凤皇鸣。

朅来岐山下,日暮边鸿惊。

(0)
翻译
谁说我有耳朵,却听不到凤凰的鸣叫声。
我来到岐山脚下,傍晚时分,边塞的大雁被惊飞。
注释
谁:疑问代词,指代不明的人。
谓:认为,说。
耳:耳朵。
凤皇: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象征吉祥和贤明。
鸣:鸣叫。
朅:忽然,突然。
来:到来。
岐山:古代山名,位于今陕西省岐山县,与周朝文化有关。
日暮:傍晚,黄昏。
边鸿:边疆的大雁,常用来象征远方或离别。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岐山下二首》。诗中的“谁谓我有耳,不闻凤皇鸣”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治黑暗、不闻正道的声音的无奈和愤慨。这里的“凤皇鸣”比喻正直之声,意味着理想中的美好声音。在这个语境中,“耳”既指肉体器官,也象征心灵的感受能力。

接下来的“朅来岐山下,日暮边鸿惊”则描绘了一种孤独旅途的情景。诗人到达了岐山之下,这个地方给人的感觉是遥远和荒凉。日暮时分,大群的雁鸟在天际飞过,让人感到一阵惊慌。这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不安。

整体而言,这两句诗通过对听觉和视觉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深切感受,以及在特定历史时刻下的个人情怀。

作者介绍
韩愈

韩愈
朝代:唐   籍贯: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   生辰:768~824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
猜你喜欢

贺新凉.赠阿素

金粉腥膻气,总输他、薛家录事、樊家娇婢。

又向嫦娥偷小字,荡得秋情无际。

渐香入幽兰心里。

名士倾城留本色,便扫眉不用江花替。

尘万斛,眼波洗。年来潘鬓成丝矣。

卅六天、从头忏悔,红情绿意。

多感怜才才似锦,凤尾鸳心奇丽。

都化作光明白地。

四壁画禅卿合悟,是吾曹清盼谈诗例。

携皓腕,验钤记。

(0)

避水吟

玄冥太阴恣出入,烛龙走匿羲和泣。

岂无?蝀与招摇,束缚尽被丰隆役。

病夫朝来睡正牢,只厌檐溜声嘈嘈。

不知阳侯潜入户,一夜阶戺生烟涛。

长须袒跣呼避水,败屋颓垣声满耳。

漂杵浮罂不解收,独上高楼抱经史。

三老船头恣笑谑,堂上上船堂下泊。

晶荧浩淼镜光寒,洞庭彭蠡风初落。

海门潮满静不流,浸淫驾陆远沈丘。

四野浮云接天际,千峰尽没垂云头。

昼树蝮蛇留不惧,夜窗蝼蝈鸣如诉。

虚槛真同蜃气浮,曲房常恐鲛人住。

岂须岁月更沧桑,昨日我闼今八荒。

连年版筑成底事,自古岩穴堪深藏。

一身利害不足计,变故频仍自何至。

深林僻野愁且多,傍泽临渊可奈何。

扣舷极目悲复歌,世无禹稷将如何。

(0)

彭城

鹿失咸阳上,龙飞芒砀中。

天亡犹引恨,地险竟成功。

壮士歌方散,哀姬泣未终。

一朝看蹙项,四海罢从戎。

落日荒台在,浮云故垒空。

独有沧江水,流悲日夜东。

(0)

塞雨滋秋野,金风助快晴。

翠峦新沐濯,红日越晶明。

草色犹含馥,溪流乍咽声。

底须虑泥滑,牧法马蹄轻。

(0)

演关雎诗十首·其五

佩玉之瑳,长袿婀娜。

逝肯适我,独寐寤歌,云何其可。

澹兮如菊,温兮如玉。

在彼空谷,独寐寤宿,乱我心曲。

(0)

夏至日躬祭北郊

敢辞炎暑为身谋,方泽躬亲祀事修。

况是常年蒙厚贶,益教此日吁鸿庥。

侑筵递进思文帛,房俎初登大武牛。

望瘗不迟韶乐振,广坛诚意有馀留。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