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谓我有耳,不闻凤皇鸣。
朅来岐山下,日暮边鸿惊。
谁谓我有耳,不闻凤皇鸣。
朅来岐山下,日暮边鸿惊。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岐山下二首》。诗中的“谁谓我有耳,不闻凤皇鸣”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治黑暗、不闻正道的声音的无奈和愤慨。这里的“凤皇鸣”比喻正直之声,意味着理想中的美好声音。在这个语境中,“耳”既指肉体器官,也象征心灵的感受能力。
接下来的“朅来岐山下,日暮边鸿惊”则描绘了一种孤独旅途的情景。诗人到达了岐山之下,这个地方给人的感觉是遥远和荒凉。日暮时分,大群的雁鸟在天际飞过,让人感到一阵惊慌。这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不安。
整体而言,这两句诗通过对听觉和视觉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深切感受,以及在特定历史时刻下的个人情怀。
金粉腥膻气,总输他、薛家录事、樊家娇婢。
又向嫦娥偷小字,荡得秋情无际。
渐香入幽兰心里。
名士倾城留本色,便扫眉不用江花替。
尘万斛,眼波洗。年来潘鬓成丝矣。
卅六天、从头忏悔,红情绿意。
多感怜才才似锦,凤尾鸳心奇丽。
都化作光明白地。
四壁画禅卿合悟,是吾曹清盼谈诗例。
携皓腕,验钤记。
玄冥太阴恣出入,烛龙走匿羲和泣。
岂无?蝀与招摇,束缚尽被丰隆役。
病夫朝来睡正牢,只厌檐溜声嘈嘈。
不知阳侯潜入户,一夜阶戺生烟涛。
长须袒跣呼避水,败屋颓垣声满耳。
漂杵浮罂不解收,独上高楼抱经史。
三老船头恣笑谑,堂上上船堂下泊。
晶荧浩淼镜光寒,洞庭彭蠡风初落。
海门潮满静不流,浸淫驾陆远沈丘。
四野浮云接天际,千峰尽没垂云头。
昼树蝮蛇留不惧,夜窗蝼蝈鸣如诉。
虚槛真同蜃气浮,曲房常恐鲛人住。
岂须岁月更沧桑,昨日我闼今八荒。
连年版筑成底事,自古岩穴堪深藏。
一身利害不足计,变故频仍自何至。
深林僻野愁且多,傍泽临渊可奈何。
扣舷极目悲复歌,世无禹稷将如何。
《避水吟》【明·罗洪先】玄冥太阴恣出入,烛龙走匿羲和泣。岂无?蝀与招摇,束缚尽被丰隆役。病夫朝来睡正牢,只厌檐溜声嘈嘈。不知阳侯潜入户,一夜阶戺生烟涛。长须袒跣呼避水,败屋颓垣声满耳。漂杵浮罂不解收,独上高楼抱经史。三老船头恣笑谑,堂上上船堂下泊。晶荧浩淼镜光寒,洞庭彭蠡风初落。海门潮满静不流,浸淫驾陆远沈丘。四野浮云接天际,千峰尽没垂云头。昼树蝮蛇留不惧,夜窗蝼蝈鸣如诉。虚槛真同蜃气浮,曲房常恐鲛人住。岂须岁月更沧桑,昨日我闼今八荒。连年版筑成底事,自古岩穴堪深藏。一身利害不足计,变故频仍自何至。深林僻野愁且多,傍泽临渊可奈何。扣舷极目悲复歌,世无禹稷将如何。
https://shici.929r.com/shici/mHifd9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