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失咸阳上,龙飞芒砀中。
天亡犹引恨,地险竟成功。
壮士歌方散,哀姬泣未终。
一朝看蹙项,四海罢从戎。
落日荒台在,浮云故垒空。
独有沧江水,流悲日夜东。
鹿失咸阳上,龙飞芒砀中。
天亡犹引恨,地险竟成功。
壮士歌方散,哀姬泣未终。
一朝看蹙项,四海罢从戎。
落日荒台在,浮云故垒空。
独有沧江水,流悲日夜东。
这首诗描绘了彭城的历史变迁与沧桑感。首联“鹿失咸阳上,龙飞芒砀中”以“鹿”喻弱,“龙”喻强,形象地展现了历史上的权力更迭,弱者失去权力中心(咸阳),强者崛起于偏远之地(芒砀)。接着“天亡犹引恨,地险竟成功”两句,表达了即使在天亡之地,强者也能凭借地利之险取得成功,暗含了历史中的命运与机遇。
“壮士歌方散,哀姬泣未终”描绘了英雄与美人的情感世界,英雄的歌声刚刚消散,美人的哭泣还未停止,体现了战争与权力斗争对人性情感的深刻影响。最后“一朝看蹙项,四海罢从戎”则总结了历史的转折点,即项羽的失败标志着大规模军事征伐的结束,天下归于平静。
尾联“落日荒台在,浮云故垒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历史遗迹的荒凉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独有沧江水,流悲日夜东”则以长江水日夜不息的流动,象征着历史的永恒与无情,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深思。整首诗通过对彭城历史的回顾,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变迁、人性情感以及自然规律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