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城三日住,客子意何穷。
水国春多雨,江沙晚更风。
宦情临汉上,乡梦到秦中。
几欲相拚过,清尊未得同。
孤城三日住,客子意何穷。
水国春多雨,江沙晚更风。
宦情临汉上,乡梦到秦中。
几欲相拚过,清尊未得同。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何景明的《公顺阻雨又赠》,描绘了诗人滞留孤城时的内心感受和对故乡的思念。首句“孤城三日住”直接点出诗人身处异乡,连续三天被雨水阻隔,流露出孤独与无奈的情绪。接着,“客子意何穷”表达了诗人作为游子的无尽思绪,不知如何排遣。
“水国春多雨”进一步描绘了江南水乡春天多雨的特点,这不仅加重了环境的压抑感,也暗示了诗人对家乡湿润气候的怀念。夜晚,“江沙晚更风”则增添了凄凉的氛围,风声与江沙声交织,使诗人思乡之情更为深切。
“宦情临汉上”写出了诗人身处仕途,面对汉水之上的情境,透露出他对官场生涯的感慨。然而,“乡梦到秦中”则揭示了他内心深处对故乡秦中的深深思念,梦境中的家乡成为他精神上的慰藉。
最后两句“几欲相拚过,清尊未得同”表达了诗人想要抛开烦恼,与友人共饮的愿望,但因雨阻未能如愿,清酒虽在,却无人共享,更显孤独。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在家情已疏,出家终不恶。
不有清净缘,云何脱徽索。
我昔志婚宦,谓足世味乐。
颠倒十年间,如蚕竟自缚。
业已无奈何,劝汝莫莫莫。
一沤非全潮,起灭皆妄作。
当知是身浮,流浪恐非托。
伎俩百不好,摄念乃初学。
如病求真医,安心是良药。
畴昔城南隅,莲叶秋田田。
从公觞玉醪,醉墨看云烟。
我乃世背驰,公独肯顾怜。
追思十年梦,仅熟一觉眠。
念当老扁舟,生理师计然。
不意菰芦中,复见琼瑶篇。
笔力如置阵,弥缝认先偏。
从容步武间,左右方若圆。
又如清庙音,三叹闻疏弦。
安得化为云,追逐飞上天。
世事心知不可为,拂衣归此养天机。
先生独善端无意,肯续春秋辨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