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草将衰转绿,暮云欲去翻还。旧时歌舞已阑珊。
新恨如何消遣。把酒常思风月,登楼却见家山。
眼前流水日潺湲。中有啼珠无限。
秋草将衰转绿,暮云欲去翻还。旧时歌舞已阑珊。
新恨如何消遣。把酒常思风月,登楼却见家山。
眼前流水日潺湲。中有啼珠无限。
这首《西江月》是汪东在清末近现代初的作品,以秋景和怀旧情感为题材。首句“秋草将衰转绿”,描绘了秋季草木由黄转绿的景象,暗示时光流转,万物更迭。次句“暮云欲去翻还”,运用比喻,写傍晚的云彩欲散未散,如同心中的思绪难以挥去。
“旧时歌舞已阑珊”表达了对往昔繁华欢乐的追忆,如今只剩下落寞与寂寥。“新恨如何消遣”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愁绪,不知如何排解新的遗憾和失落。
接下来,“把酒常思风月”借饮酒寄托情感,常常回味过去的美好时光,而“登楼却见家山”则通过登高远望家乡,流露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结尾“眼前流水日潺湲,中有啼珠无限”以流水不断比喻愁绪无穷,而“啼珠”可能暗指泪水,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无尽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过去与现实的对比,以及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具有浓厚的怀旧之情。
老气盘空,才名照世,万里秋风行色。
人物中朝第一,司马题桥,班生投笔。
记承流宣化,早威声,先驰殊域。
看吟鞭、笑指关河,历历当年曾识。
自古人心忠义,白水朝宗,众星拱极。
铜柱无端隔断,两戒平分,天南地北。
念瞻依丹阙,捧红云、金泥调屑。
到明年归对西山,细说安边检花草粹编卷十有此首,但作者注应滕宾。
(疑当作滕应宾)题无西使二字,才名误作牙名,照世脱世字,秋风作西风,中朝作朝中,班生作班超,历历脱一历字,朝宗作朝东,两戒平分四字全脱,地北作天北,瞻依无
柳颦花困,把人间恩怨,尊前倾尽。
何处飞来双比翼,直是同声相应。
寒玉嘶风,香云卷雪、一串骊珠引。
元郎去后,有谁着意题品。
谁料浊羽清商,繁弦急管,犹自余风韵。
莫是紫鸾天山曲,两两玉童肩并。
白发梨园,青衫老传,试与留连听。
可人何处,满庭霜月清冷。
画角西风轰万鼓。
犹忆元戎谈笑处。
铁衣露重剑光寒,海波飞立鱼龙舞。
匆匆留不住。
万里玉关如掌路。
空怅望,夕阳暮霭,人立渡傍渡。
木落山空人掩户。
得似旧时春色否。
雁声叫彻楚天低,玉骢嘶入烟云去。
无人凭说与。
梅花泪老愁如雨。
犹记得,颠崖如此,细向席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