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旬连夜雨,人物困泥中。
竹树侵书暗,横流趁路通。
灶烟薪更湿,檐溜耳难聪。
润逼衣襟重,何时日照东。
一旬连夜雨,人物困泥中。
竹树侵书暗,横流趁路通。
灶烟薪更湿,檐溜耳难聪。
润逼衣襟重,何时日照东。
这首宋朝曹勋的《久雨三首(其三)》描绘了连绵十日的阴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困扰。诗人通过"一旬连夜雨"展现了雨势之大和时间之长,"人物困泥中"则形象地写出人们出行的艰难,道路变得泥泞不堪。
"竹树侵书暗"写出了雨天光线昏暗,竹树与雨水交织,读书写字都受到影响。"横流趁路通"进一步强调了雨水泛滥,道路被淹没,行走更加困难。"灶烟薪更湿"暗示了家中生火做饭的不便,连柴火也因潮湿而难以点燃。
"檐溜耳难聪"通过屋檐滴水的声音,传达出雨声嘈杂,使人心情烦闷,难以静听。"润逼衣襟重"则写出衣物因湿气而加重,使人感到不适。最后以"何时日照东"收尾,表达了对阳光重现、雨过天晴的期盼,透露出诗人对美好天气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久雨带来的生活困顿,同时也寓含着对自然变化的感慨和对生活希望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