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山高卧意如何,远兴难忘在薜萝。
偶过禅房成下榻,相逢天路待鸣珂。
双林风雪经春尽,西岭云霞入暮多。
知是甘泉新有赋,休将禅解问维摩。
匡山高卧意如何,远兴难忘在薜萝。
偶过禅房成下榻,相逢天路待鸣珂。
双林风雪经春尽,西岭云霞入暮多。
知是甘泉新有赋,休将禅解问维摩。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诗《过慈仁丈室访胡孟韬留酌》描绘了诗人拜访友人时的情景和所见之景。首句“匡山高卧意如何”,以匡山为背景,暗示友人可能过着隐逸的生活,诗人关心其心境如何。次句“远兴难忘在薜萝”进一步表达了对友人超然物外、寄情山水的赞赏。
“偶过禅房成下榻”写诗人偶然造访,却得以在禅房停留,体现了缘分与随意。接下来,“相逢天路待鸣珂”借用了道教或神话中的意象,形容与友人相遇如登天路,期待着美好的际遇。
“双林风雪经春尽,西岭云霞入暮多”两句,通过描绘室外景色的变化,展现了季节更迭和时光流转,也寓含了诗人与友人共度时光的惬意。最后,“知是甘泉新有赋,休将禅解问维摩”以“甘泉赋”暗指友人的才情,劝诫不要过多探究禅理,保持诗意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赞美了友人的隐逸生活,又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悟。
买画值一纸,买山需万钱。
将山写入画,遂令抵万千。
吾郡韩公妙山水,同学弟子罕比肩。
大米小米擅双绝,顷刻泼墨生云烟。
今得残绢胜拱璧,神妙宛尔秋毫颠。
山无皴兮生茂树,水无波兮来远船。
茅屋数楹隐深处,恰有人焉临窗前。
我笑达摩面壁立,恨不置身画中天。
吁嗟乎张繇龙曹霸马,小技皆有入神者。
阳春白雪郢中歌,其曲弥高其和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