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暮登太白》
《秋暮登太白》全文
宋 / 陈允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飘飘短褐袍,倚杖立金鳌。

桥束溪流急,树增山势高。

白云连海峤,黄叶满亭皋。

落日西风恶,尘埃两鬓毛。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iūdēngtàibái
sòng / chényǔnpíng

piāopiāoduǎnpáozhàngjīnáo

qiáoshùliúshùzēngshānshìgāo

báiyúnliánhǎiqiáohuángmǎntínggāo

luò西fēngèchénāiliǎngbìnmáo

翻译
身着轻薄的短褐袍,手拄拐杖站在金色的巨鳌上。
小桥横跨湍急的溪流,树木使得山势显得更加峻峭。
白云与海相连,黄叶铺满了亭台的地面。
夕阳西下,秋风猛烈,吹得我两鬓生尘。
注释
飘飘:轻盈的样子。
短褐袍:简朴的褐色长袍。
倚杖:拄着手杖。
金鳌:神话中的大海龟或仙山,象征着高大或神秘之地。
桥束:小桥横跨。
溪流急:水流湍急。
树增:树木增加。
山势高:山势陡峭。
白云连海峤:白云与海边的山峰相接。
黄叶满亭皋:落叶覆盖了亭子周围的地面。
落日:夕阳。
西风:秋风。
恶:猛烈。
尘埃:灰尘。
两鬓毛:两鬓的头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傍晚时分诗人登高所见的景象。"飘飘短褐袍"写出了诗人的衣着简朴,形象地体现了他的闲适或清贫之态。"倚杖立金鳌"则展现了他手拄拐杖,站在仿佛巨鳌般的山峰之巅,显示出坚韧与不屈的精神。

"桥束溪流急"描绘了溪流湍急,小桥横跨其上,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树增山势高"进一步强调了山势的峻峭,树木的茂盛更显山之高大。"白云连海峤"展现出广阔的视野,云雾缭绕,与远处的海角相连,意境深远。

"黄叶满亭皋"描绘了秋意浓厚,落叶铺满了亭子前的草地,渲染出一种萧瑟的季节氛围。最后两句"落日西风恶,尘埃两鬓毛",通过落日、西风和自身的白发,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面对生活艰辛时的沧桑与疲惫。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暮登高的所见所感,寓情于景,情感深沉,展现了宋人崇尚自然、感慨人生的诗风。

作者介绍
陈允平

陈允平
朝代:宋   字:君衡   号:西麓   籍贯: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   生辰:1215-1220

陈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人。生卒年俱不确定,前人认为“把陈允平的生年定在宁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间(1215-1220)比较合理”,“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 
猜你喜欢

江山访道为王古心赋

悠悠云水送舟车,历遍江山万里馀。

东拜孔林瞻圣表,南寻禹穴探神书。

柳花扑盖春深后,芦叶侵篷月上初。

一笑归来心领会,无穷乐趣有谁如。

(0)

湖上春步

出门雨脚收,西山翠如沐。

一鹭忽飞来,点破湖光绿。

春暗花已空,虑淡心自足。

固穷分所宜,轻肥岂吾欲。

(0)

送严翰林还京

钤山太史旧比邻,十载思君白发新。

词翰早开三殿色,旌旗今发九江春。

沙边别意怜芳草,天外羁愁望紫宸。

为报中朝知己道,江城凋敝只宜贫。

(0)

秋热顿凉答半溪

高木萧萧动野烟,夜堂孤坐一灯悬。

新愁到枕还今夕,往事惊心又隔年。

勋业巳惭青镜里,情怀聊放绿尊前。

莫嫌眼㡳炎凉变,安分随时自泰然。

(0)

西园杂题·其二

扰扰城居地独偏,草庐虚敞称高眠。

一篙春雨池塘阔,旋理纶针向钓船。

(0)

送高节推弘望北上

场屋当年识俊才,吾邦司理固宜哉。

庭封尺牍民应朴,器别盘根刃自恢。

芝诰一函来阙下,蒲帆千尺倚江隈。

从来台谏须时彦,况值敷言路正开。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