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榭风亭绕曲池,粉垣回互瓦参差。
侵帘片白摇翻影,落镜愁红写倒枝。
鸂鶒刷毛花荡漾,鹭鸶拳足雪离披。
山翁醉后如相忆,羽扇清樽我自知。
月榭风亭绕曲池,粉垣回互瓦参差。
侵帘片白摇翻影,落镜愁红写倒枝。
鸂鶒刷毛花荡漾,鹭鸶拳足雪离披。
山翁醉后如相忆,羽扇清樽我自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园林风光图景,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月榭风亭绕曲池,粉垣回互瓦参差。" 这两句开篇先设定了一种幽静雅致的环境,月光洒满了风亭,曲折的小溪流过,粉墙和瓦片交替而立,给人一种错落有致、层次丰富之感。
"侵帘片白摇翻影,落镜愁红写倒枝。"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细腻的景象,月光如水般泼洒在窗帘上,轻轻摇曳,投射出摇动的影子,而镜中映出的花枝,因时间的流逝而带上了愁红之色,给人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
"鸂鶒刷毛花荡漾,鹭鸶拳足雪离披。" 这两句转向描写水鸟在池塘中的嬉戏情景,鸂鶒(一种水鸟)在花间轻拂羽毛,而鹭鸶则是蹲坐在积雪之上,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细节的观察。
"山翁醉后如相忆,羽扇清樽我自知。" 最后的两句,则转向内心情感的表达,诗人以“山翁”自比,或许是因为酒醒后所思故人,感到一种孤独与寂寞,而那羽扇和清凉的酒樽,只能在无言中陪伴自己,显得格外凄凉。
整体而论,这首诗通过对池亭景致的描绘,以及对水鸟生动行为的捕捉,传达了诗人独自在自然之中,对远方友人的深情思念。
元宵风物又阑残,闭阁何曾出一看。
尚觉烛光欺病眼,旋添衣著试春寒。
中都尺雪逾旬许,此地飞花逐片乾。
不待珠宫香火了,海风吹上紫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