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短惭乡国,君胡问谢安。
自缘忧世切,谁谓识人难。
行卷诗俱漫,离杯酒独乾。
相思江汉外,回首朔云寒。
才短惭乡国,君胡问谢安。
自缘忧世切,谁谓识人难。
行卷诗俱漫,离杯酒独乾。
相思江汉外,回首朔云寒。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邵宝所作的《答王进士演之》。邵宝以才情自负,却因才能有限而感到愧对家乡和国家的期待。他向友人王演之询问谢安的故事,或许是在寻求共鸣或是借古喻今,表达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忧虑。
“才短惭乡国”,邵宝自谦自己的才华不足以报效家乡和国家,流露出一种深深的遗憾与自责。“君胡问谢安”,通过友人的提问引出对谢安的回忆,可能是在感慨自己与谢安这样的历史人物相比,显得微不足道。
“自缘忧世切”,邵宝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之所以忧心忡忡,是因为对世事有着深切的关怀。“谁谓识人难”,在感叹知音难遇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情世故复杂性的无奈。
“行卷诗俱漫”,邵宝提到自己虽有诗作流传,但似乎并未得到应有的认可或重视,流露出一种失落感。“离杯酒独乾”,在分别之际,独自举杯饮酒,既是对友情的珍惜,也是对未来的迷茫与孤独的写照。
“相思江汉外”,邵宝身处异乡,心中满是对远方亲朋的思念。“回首朔云寒”,回望过去,面对未来,心中充满寒意,既有对过去时光的留恋,也有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邵宝的内心独白,展现了他对个人才华、社会现实以及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在时代洪流中个体的无力感和孤独感。
忒迷离。看阴阴庭院,才放两三枝。
细数花风,经过谷雨,芳信还恁迟迟。
听帘底、呢喃燕子,一段恨、依约诉春知。
绣幕偎寒,雕阑倚暝,痴立移时。
暗想十年尘梦,被青红颠倒,抛负心期。
露叶年华,风花富贵,思量日日低眉。
尽消受、烟磨雨折,便迟暮、犹倚碧翁慈。
未忍勤挝羯鼓,墙外红飞。
刮面惊沙,朝阳门外,素车南下。
丹旐飘扬,桥畔萧萧鸣马。
叹金门十载郎潜,魂归谁与杯重把。
但西风踯躅,衣冠如雪,道旁送者。
斯人今不作,念吾党何依,礼堂长夜。
精亡脉极,都为虫与注雅。
矧茂陵剩稿无多,盛年早共应刘谢。
为料量齾翰残篇,清泪如铅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