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漉独漉,山深水曲。水曲回桡,山深折轴。
黄鹄高飞,横绝四极。欲往从之,恨无羽翼。
转蓬离根,随风飞翻。游子不归,慆此华年。
骐骥不驾,谁别逸足。璞石不分,谁知良玉。
利剑在掌,可以割犀。全身忘国,安用臣为。
龙欲上天,势须浮云。岂无蹇修,不可以群。
独漉独漉,山深水曲。水曲回桡,山深折轴。
黄鹄高飞,横绝四极。欲往从之,恨无羽翼。
转蓬离根,随风飞翻。游子不归,慆此华年。
骐骥不驾,谁别逸足。璞石不分,谁知良玉。
利剑在掌,可以割犀。全身忘国,安用臣为。
龙欲上天,势须浮云。岂无蹇修,不可以群。
这首《独漉篇》是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通过独特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首句“独漉独漉,山深水曲”以“漉”字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山中水流曲折的景象,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深沉。接着,“水曲回桡,山深折轴”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险峻与幽静,同时也隐喻了人生旅途中的艰难与曲折。
“黄鹄高飞,横绝四极”一句,借黄鹄高飞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由与理想的向往,以及对束缚与限制的不满。“欲往从之,恨无羽翼”则直接抒发了诗人渴望飞翔,追求自由的心愿,但又因现实的局限而感到遗憾。
“转蓬离根,随风飞翻”以随风飘荡的蓬草比喻游子的漂泊不定,表达了对远方游子的深切同情,同时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岁月无情的感慨。“游子不归,慆此华年”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游子迟迟未归的无奈与惋惜,以及对美好年华消逝的哀叹。
“骐骥不驾,谁别逸足”一句,以骏马不被驾驭为例,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才能得不到施展的忧虑。“璞石不分,谁知良玉”则进一步强调了对人才识别与价值发现的重要性,暗含了对社会公平与公正的呼唤。
“利剑在掌,可以割犀”以利剑比喻才华与能力,强调了个人才华的重要性和潜力的发挥。“全身忘国,安用臣为”则是对个人与国家关系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忠诚与自我实现之间平衡的思考。
最后,“龙欲上天,势须浮云。岂无蹇修,不可以群”以龙欲上天需借助浮云为喻,表达了对理想实现的期待与对合作与支持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挑战。
整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理想、现实、人才、忠诚等多个主题的深刻思考,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社会现象的反思,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