霄汉功名志未伸,便从岩穴问通津。
江东国士无双士,林下閒人见一人。
门近清淮多白鸟,堂开绿野断红尘。
五千书卷床头在,旧业弓裘未是贫。
霄汉功名志未伸,便从岩穴问通津。
江东国士无双士,林下閒人见一人。
门近清淮多白鸟,堂开绿野断红尘。
五千书卷床头在,旧业弓裘未是贫。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朱诚泳所作的《元夕分韵得红字二首(其二)送王尚文少参致政还金陵》中的第二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王尚文致政归乡的送别之情,同时也寓含了对友人才华与品格的赞赏。
首句“霄汉功名志未伸”,以“霄汉”象征高远的仕途,表达了王尚文虽然有宏图大志,但仕途上还未充分施展的意思。次句“便从岩穴问通津”,意指王尚文选择回归山林,寻求内心的平静与通达,暗示了他对官场生活的淡泊。
“江东国士无双士”,高度赞扬了王尚文的才德,称他为江东地区无人能及的杰出人物。“林下閒人见一人”,则描绘出王尚文归隐后的闲适生活,虽身在山林,却依然受到人们的敬仰。
“门近清淮多白鸟,堂开绿野断红尘”,通过描绘清静的环境和众多的白鸟,进一步渲染了友人归隐生活的宁静与远离尘世的氛围。“断红尘”一词,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尾联“五千书卷床头在,旧业弓裘未是贫”,表达了对王尚文藏书丰富、学问深厚的肯定,同时也暗示了他即使不依赖家业也能保持精神富足,显示出其高尚的人格和淡泊名利的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是对友人的赞美,也是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