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泓水,清明如鉴开。
妍丑自来往,曾不留纤埃。
静而涵万古,动时濡九垓。
人与我同得,是名为灵台。
胡乃忍芜秽,漂沦良可哀。
当知克己如汲井,汲去污浊清自回。
洙泗渊源初不息,河洛流派空争猜。
为学工夫孰大此,莫翻波浪惊儿孩。
昌黎脩绠志徒苦,瘦岛辘轳用未该。
请观朱子方塘喻,要识源头活水来。
我有一泓水,清明如鉴开。
妍丑自来往,曾不留纤埃。
静而涵万古,动时濡九垓。
人与我同得,是名为灵台。
胡乃忍芜秽,漂沦良可哀。
当知克己如汲井,汲去污浊清自回。
洙泗渊源初不息,河洛流派空争猜。
为学工夫孰大此,莫翻波浪惊儿孩。
昌黎脩绠志徒苦,瘦岛辘轳用未该。
请观朱子方塘喻,要识源头活水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泉图景,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传达了修身养性、洁净心灵的意境。诗人以一泓清明如鉴的水为喻,表达了对精神洁净和道德自律的追求。"妍丑自来往,曾不留纤埃"一句,形象地展示了这泓泉水的纯净无暇,它接受一切美好与不足,却从不保留任何污秽。
"静而涵万古,动时濡九垓"则进一步展现了这种精神状态的深远和强大。诗人将自己的内心世界比作灵台,与世间共享这份清明,警示人们不要忍受灵魂的污染与沦丧。
接下来的几句"当知克己如汲井,汲去污浊清自回。洙泗渊源初不息,河洛流派空争猜"通过对比和修身养性之举,强调了自我克制与精神净化的重要性。诗人鼓励人们通过不断地修行,如同汲井一般,去除内心的污浊,使之恢复本来的清澈。
最后两句"为学工夫孰大此,莫翻波浪惊儿孩。昌黎脩绠志徒苦,瘦岛辘轳用未该"表达了诗人对学问和修养的重视,以及对内心世界不断精进、不满足于现状的追求。"请观朱子方塘喻,要识源头活水来"则是引用朱熹的方塘之喻,强调了要寻找知识与智慧的源泉,领悟生命和宇宙中不断流动的活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泉的描写,传递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洁净和道德修养的思想,具有深厚的哲理和美学价值。
山房犹复畏炎蒸,长掩柴门愧老僧。
两桨去摇东浦月,一龛回望上方灯。
惊飞宿鸟时呼侣,腾起长鱼有脱罾。
夜半归来步松影,真成赤脚踏层冰。
伏枕衰方剧,支筇气忽增。
细泉鸣暗窦,疏树映孤灯。
断雁寒依渚,强鱼健脱罾。
行缠已无用,却作在家僧。